当前位置:以智范文网>工作总结 >

机关精准扶贫工作总结(七篇)

时间:2022-12-08 20:50:05 来源:以智范文网

(篇一)

**年开始,根据州委州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局驻**县象明乡龙谷村委会畜牧场村民小组开展新一轮精准扶贫工作。现将两年来工作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一)提高认识,健全机构,确保扶贫工作顺利开展。按照省、州有关工作安排,我局成立了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党组书记、局长岩亮任组长,副局长岩勐、乙冰、纳志红任副组长,办公室、政法科、文教科、宗教科、经济发展科、示范创建科、民研所、佛学院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示范创建科,负责联系衔接扶贫工作,认真落实中央、省、州对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各项要求,为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组织保障。两年来,我局干部职工深入扶贫村开展各项帮扶活动19次,68人次。其中局领导深入龙谷村委会上党课1次、局领导深入贫困村开展扶贫调研5次、局领导率帮扶干部职工深入贫困村开展转走访、回访10次,局领导率帮扶干部职工深入贫困村开展走访慰问活动2次

(二)充实驻村扶贫工作队,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自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工作以来,我局根据州委安排,将局党组派出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队由景洪市勐养镇曼景坎村委会曼蚌村民小组调整至**县象明乡龙谷村委会畜牧场村民小组,充实了驻村扶贫工作队伍,工作队员在前期调研、遍访贫困户、建档立卡“回头看”、制定帮扶措施等工作中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

(三)遍访贫困村贫困户,精准识别脱贫对象。10月30日,副局长乙冰率办公室、经济发展科等12名干部,到**县象明乡龙谷村,开展“挂包帮”“转走访”遍访活动。在遍访过程中,大家深入宣传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帮扶政策,引导贫困群众转变观念,摆脱意识贫困和思路贫困,克服“等靠要”思想,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认真填写《西双版纳州贫困户访谈问卷》,做好走访记录,认真摸清贫困户基本情况、贫困状况、致贫原因和实际需要,完善建档立卡信息资料;
广泛开展民情恳谈,听取群众意见,记录民情日记。此访,完善了建档立卡资料,宣传了扶贫相关政策,收集了村情民意,为研究制定帮扶措施提供了依据。在对畜牧场8户贫困户进行遍访的基础上,按照处级干部重点帮扶1户、联系3户的标准,对象明乡龙谷村委会畜牧场的2户贫困户进行重点帮扶、6户贫困户进行联系。

(四)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我局结合实际多次修改、完善《西双版纳州民族宗教事务局扶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实施方案》,从总体要求、工作原则、挂联干部范围、目标任务、实施步骤、保障措施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在指导扶贫点党组织建设,为扶贫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以科技帮扶为突破口,多渠道开辟致富门路;
把挂钩扶贫工作与家庭贫困户帮扶、社会工作、心理疏导等工作紧密结合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安排部署。

(五)编制脱贫工作规划,力求按期脱帽出列。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确保到2020年**县象明乡龙谷村全面消除绝对贫困,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全面小康,结合工作实际,编制了我局脱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工作规划(**至2020年)。工作规划就指导思想、脱贫目标、工作原则、脱贫计划、保障措施等方面作了具体要求;
明确从基础设施到村到户工程、产业扶持到村到户工程、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到村到户工程、能力素质提升到村到户工程、干部结对帮扶到村到户等“五个到村到户”,保证到**年年底,稳定实现我局重点帮扶的2户贫困户、直接联系的6户贫困户不愁吃、不愁穿,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实现8户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实现现行标准下全村40人全部脱贫,贫困村摘帽。

二、主要工作成效

(一)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我们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为平台,将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摆在突出位置,认真组织实施交通、水利、能源和环境改善工程。3年来,投资18万余元,维修桥梁1座;
投资5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10盏;
投资17万余元,新建挡土墙1座;
投资6万余元,新建引水沟渠120米,有力地解决了群众出行难、运送难、灌溉难等问题,有效改善了畜牧场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贫困群众的生活质量。

(二)主导产业基本形成。按照“产业到村、扶持到户”原则,我们把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作为扶持的重点,加大对畜牧场村特色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以产业化扶贫项目带动贫困户脱贫,集中自有专项扶贫资金1.2万元用于产业发展,产业化扶持比例达3%。畜牧场村基本形成了以生猪养殖、橡胶砂仁种植、冬季作物开发(蔬菜)等为主的支柱特色产业。

(三)发展能力不断提高。一方面积极组织村组干部参加产业发展培训。**年9月,组织象明乡龙谷村、组干部和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示范户共30余人,以“走出去、学进来”的方式,到景洪市大渡岗乡、勐养镇、东风农场,勐海县西定乡、勐遮镇实地参观学习胡蜂、野猪、竹鼠、橡胶地套种魔芋等种养殖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另一方面,积极开展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结合产业扶贫项目,**年1月,我们协调省热作所、州农科所、州兽医站专家到龙谷村开展“送科技下乡”服务,采取课堂集中培训、现场讲解示范等形式,为全村180户农户讲解橡胶蔬菜种植、生猪养殖及疫病防治等科技知识,努力提高农民科技意识及科技致富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年以来,我们共组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3期,280余人次参加培训,贫困对象的科技致富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四)村民收入显著上升。为切实帮助贫困对象脱贫致富,我们大力实施产业开发和扶持到户,不断增加贫困对象收入。通过项目带动和自我努力,畜牧场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年的元增加到**年的元,增幅%。

(五)减贫工作成效明显。我们把减贫工作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畜牧场村实际,明确工作责任,创新到户扶持机制。**年,在册贫困户5户26人,**年脱贫摘帽出列3户19人,**年预脱贫2户7人。三年来共实现5户26人脱贫,脱贫率100%,圆满完成计划任务。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要整合资金和项目,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推进美丽乡村,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美化亮化农村环境。要结合贫困户的具体情况,着眼市场需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承受力,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和“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要求,找准产业发展和增收路子,制定和完善村级产业发展规划,做到“规划到村、辐射到户、带动到人”。实施好当前的项目,同时要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金的投入,做到项目到村到户,资金到村到户,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四法”工作。

(篇二)

**年,根据县委、县政府文件精神,我委与半塔镇邢港、**村结对帮扶以来,始终如一地重视这项工作,全体干部职工也抱着极大的热情参与这项工作。由于领导重视,计划周密,措施实在,帮扶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年,我委联系帮扶的贫困户中有6户成功实现脱贫。目前,已脱贫的贫困户达到了16户。为解决邢港、**村贫困户的实际困难,维护和促进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也促进了我委的作风建设,密切了党群关系。现将今年来我委与邢港、**村结对帮扶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广泛宣传动员

一是为确保精准扶贫工作扎实推进,切实加强对扶贫帮扶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调整了由委主任丁兆同志任组长,班子其他成员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周密筹划,扎实推进。二是将帮扶工作列为重要议事议程,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教育大家从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出发,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高度出发,动员干部职工积极参与这项工作。按照“单位包村、干部包户”要求,与结对19户贫困户结为帮扶对子,并明确帮扶的内容、形式和时间,务求实效。三是制定了县经信委扶贫开发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履行帮扶责任,加强对帮扶村和包保贫困户扶贫工作的指导,做到每月深入联系点实地开展工作不少于1次。

二、深入调查,制定帮扶规划

为使真正困难群众家庭得到实实在在的援助,委主要领导和领导班子成员每月深入贫困家庭,与贫困户交心谈心,主动开展帮扶、慰问活动,对症下药,确保扶贫政策精准到户。**年,我委所有包户干部坚持每月一次深入贫困户家中,共计20余批次。针对帮扶的邢港、**村实际,我委与两村班子召开了扶贫工作座谈会,共同研究制定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和年度脱贫工作计划。

三、结对帮扶,落实扶贫政策。

1、结对帮扶。结合我委干部职工实际情况,委机关8名干部职工与邢港、**村共19户贫困户建立结对帮扶,每月定期开展一到两次走访,积极交流、出点子,宣传惠农优惠政策。**年,我委帮扶干部为结对帮扶贫困户每户送农资补助款和两节慰问金等共计16000元,并从思想上进行帮扶,帮助他们转变思想观念,树立自强、自立意识。帮助支持贫困村改善办公条件,县经信委为联系帮扶贫困村**村赠送价值2500元复印机一台和a4打印纸等办公用品。丁兆林主任为扶贫对象马良义母亲联系配上价值1500元的助听器一个。

2、项目扶持。今年以来,我委大力扶持贫困村扶贫项目建设,通过单位自身和招商引资企业共筹集2万元扶贫工作专项资金,并已交付**村用于贫困村建设以及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
帮助贫困争取危房改造项目资金5万元;
协调电力部门,为邢港村争取农业抗旱用电指标10万千瓦时。帮助邢港村部60万千瓦光伏电站建成调试及并网发电,现已有分红收益。

3、产业增收。结对帮扶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补助办法细化落实情况进行分析研判,编制规划,重点在养猪、羊、鹅、鸡及经济作物种养业方面提高各扶贫户的家庭收入通过产业发展增加贫困户收入,实现脱贫目标。今年动员引导19户贫困户开展特色种养业,发展畜禽养殖,养羊80只,猪17头,养鸡、鸭2420只,养鹅700只,实现收入6万元,申报种养殖补助7.5万元;
加大劳动力转移就业,通过开展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实务技能,劳务就业6人,实现劳务收入5万元。今年将有6户贫困户(人)人均收入超过4000元,年底拟脱贫。

4、政策落实。积极宣传、落实好省、市、县各项扶贫帮扶优惠政策,我委扶贫联系帮扶干部帮助所联系帮扶的19户贫困户全部申请了小额信贷、签约家庭医生、宣传“351”、“190”健康扶贫政策,帮助贫困户每人办理免交180元农村新农合医疗保险。贫困户马良义患有股癌,全年医疗费用达20余万元,通过丁兆林帮助,已完成报销手续,报销率达98%,为其解决患病治疗难题。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委扶贫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有:一是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形式比较单一,活动开展还不够平衡,有待进一步改进;二是由于业务工作繁忙,安排和组织下去的时间次数比较少,宣传力度还不够;三是捐款和资金帮扶的多,真正在政策、技术和市场信息等方面给予帮扶的东西不多。

五、**年帮扶工作计划

**年,我委将继续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不断深化帮扶力度,拓宽帮扶途径,增强帮扶实效,巩固帮扶成果,以促进贫困户持增收为重点,继续做好“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进一步健全长效帮扶机制。

1、继续开展结对帮扶。深化结对帮扶活动,委机关8名干部职工与邢港村、**村19户贫困户结对帮扶关系继续保持,并每月定期开展一次走访,确保脱贫不脱政策。

2、实施好县委、县政府部署的扶贫项目,同时要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金的投入,做到项目到村到户,资金到村到户,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3、危房改造项目2户,资金2万元。

4、发展畜禽养殖。19户贫困户发展畜禽养殖,养猪20头,养羊100只,养殖鸡鸭2500只,养鹅800只实现收入7万元。

5、加大劳动力转移就业,通过开展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3次,提高农村实务技能,劳务就业7人,实现劳务收入9万元。

6、争取农业抗旱用电指标10万千瓦时。

(篇三)

**年,为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区环保局高度重视,积极响应《关于全面落实精准脱贫攻坚帮扶责任制的通知》,迅速传达相关政策,制定印发《环保局全面落实精准脱贫攻坚帮扶责任制工作方案》。

一、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建立帮扶台账。3月20日,与解甲庄街道街道工作人员、西解甲庄村村两委对接,确定了11户帮扶贫困户,初步了解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建立了以我局11名机关干部为“第一帮扶责任人”,街道、村党员干部为“第二帮扶责任人”的帮扶台账。

入户走访。3月23日、5月25日、6月14日、8月19日、9月19日,由局领导带队,全体“第一帮扶责任人”深入到困户家中入户走访。走访过程中,我局机关干部对每走访一户都与他们进行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家庭成员、健康状况、致贫原因、收入来源等方面的情况及存在的具体困难,认真倾听他们想法,并为每一户贫困户送上花生油、牛奶、大米、面粉等慰问品。其中,9月19日中秋节走访期间,各帮扶责任人利用一下午的时间,主动与贫困户拉家常、认真倾听贫困户心里话,帮助结对贫困户打扫卫生、收拾家务、清扫院落,傍晚到临近市场购买了熟食品入户与贫困户共进晚餐。对被帮扶人的身体状况、子女情况、脱贫过程和家庭情况的实时变化进行了全面了解,及时了解掌握贫困户实际困难情况,做到小事及时办、难事马上帮。

二、下步打算

下一步,区环保局将结合部门包村,针对西解甲庄村8户贫困户,全面落实区政府《关于全面落实精准脱贫攻坚帮扶责任制的通知》要求,结合《区环保局落实精准脱贫攻坚帮扶责任制工作实施方案》,严格落实“一对一”帮扶方案,定期走访,深入了解掌握所帮扶贫困户的家庭成员、健康状况、致贫原因、收入来源、脱贫状态、诉求愿望等情况,逐户逐人制定帮扶计划和帮扶责任清单,选准脱贫路径,落实以“帮扶送”为主要内容的帮扶措施,为其办实事解难题,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

(篇四

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发挥党员干部在扶贫开发中的示范带头作用,我委承包了百家庙村4户贫困家庭的扶贫开发工作,现对**年上半年包扶工作汇报如下:

一、及时调整领导小组,夯实工作责任。为全面落实我委扶贫开发工作,经委党组研究决定成立两个扶贫小组。

第一小组:组长张春林成员李邦余、江涛,

第二小组:组长巫自新成员张成喜、蒋海。

二、及时制定工作计划。落实扶贫任务年初我委及时制定了《**县经信委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以提高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
引导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
危房改造积极争取各级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帮助仍住危房的贫困户进行危房改造等3项扶贫项目计划。

三、开展端午、“七一”慰问活动,关心群众温暖。端午、“七一”前夕,我委节约办公经费,由主任张春林带领干部职工亲自送到村民手中,及时把县委和县政府的关怀送到群众手中,既拉近了干群关系,又为贫困户群众过上祥和温暖的节日尽了一点绵薄之力。

三是“一户一策”精准扶贫走访及结对帮扶情况;
4月18日及5月31日,我委两次到新杭镇百家庙村进行走访调研,对贫困户的家庭、致贫原因、经济收入、期望扶贫方式等进行详细了解并建立台账,同时也送上了慰问金,帮助他们解燃眉之急。

四是与乡镇包保干部上下联动情况;
为完成精准扶贫工作,我委积极联系新杭镇联系包村干部,新杭镇党委委员龚倩同志,并与之积极商讨研究精准扶贫措施,同时与村干部进行沟通,多渠道了解贫困户情况。

五是通过精准扶贫在**年能够脱贫的贫困户户数。力争在**年底完成百家庙4户贫困户基本脱贫。

(篇五)

今年,按照市委政府安排,我局以“减少贫困、缩小差距、增加收入、构建和谐”为目标,学习盐池经验,做好联系、协调、指导各项工作,积极为民办事,努力在政府和农民间架起贴心的桥梁,完成脱贫攻坚各项任务。

一、基本情况

交通局结对帮扶贫困户30户,**年脱贫14户(1549黄镇、1550董贞全、1552柳跃红、1559伏灵、1562杜恒章、1571马胡、1576马维英、1579王建林、1580伍洋女、1583马林保、1584张建治、1585张军、1586马林虎、1587鄢生俊),**年脱贫1户(1561孙峰林),**年脱贫7户(1567张飞虎、1568苏金才、1572鄢明学、1573马亮娃、1578马德清、1538杨忠第、1557陈志明),目前剩余8户(1553赵术玉、1560张进荣、1563谢思品、1564金学良、1566马辉、1575张荣成、1582马长生、1590马明德)。

二、多措并举,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任务

为确保精准扶贫工作抓实、抓到位,我局及时调整了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调整了包扶领导和包扶干部,从人员上强化了工作组效能,保证了精准扶贫工作高质量开展。局党委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不定期召开精准扶贫专题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我局及时传达学习精准扶贫系列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精准扶贫工作思想认识。严格执行周四工作日制度,组织干部入户走访,及时掌握贫困户实际情况,填好工作手册和台账,确保了我局精准扶贫工作顺利开展。

(二)强化资金帮扶,提高群众收入

我局始终将贫困户冷暖放心上,**年为建档立卡户27户贫困户发放米面油每户300元,共计8100元,为建档立卡户14名贫困学生发放过冬棉衣、书包、学习用品共计4200元,结合党建月,我局共慰问困难党员19户(碱滩村17户),共计6650元,并对因外出务工受伤的贫困户1578马德清妻子进行慰问,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支持。为贫困户马长生家新建了鸡棚、电动车棚、煤棚。并为马长生家中送去了沙发、衣柜、桌子、洗衣机和新被子、毯子、夏凉被等物品。共计11700元。

(三)强化项目帮扶,方便群众出行

(1)建设“民心路”:今年我局配合乡镇通过一事一议项目,完成贫困村30.51公里村道巷道硬化,铺设村级砾石道路8.9公里,彻底消除断头路。马家滩4个村贫困村道路6月底全部完工;
郝家桥镇新民村、狼皮梁村、漫水塘村道路7月底已完工,团结村、兴旺村、永清村8月底全部完工;
白土岗乡海子井村8月下旬已全部完工。

(2)开通“民心车”:今年投资15.7万元建设公交招呼站8个、维修5个,截止目前已全部完工投入使用。开通了白土岗海子井、郝家桥漫水塘村公交。

(3)点亮“民心灯”;
根据实地排查,共为贫困村安装太阳能路灯1590盏,目前所有太阳能路灯已投入使用。

(四)强化协调服务,为民排忧解难。

一是根据文件精神,促使贫困村1251辆机械车辆安全从事运输业增加收入,我局对郝家桥镇(永清村、狼皮梁村、团结村、漫水塘村)255辆机械车辆,马家滩镇(大羊其村、马家滩、西三村、杨家圈湾村)282辆机械车辆,逐一进行核实,大部分都是无证的农用三轮车,不符合运输条件,一部分是双排小货车,只能运输1吨多的日常货物,一部分车在华电、矿区拉煤,只有个别车辆没有从事运输,介绍他们到工地从事运输,增加收入。二是针对有劳动能力、懂种养业技术、愿意发展贫困户,帮助申请贷款,实施养殖、种植产业发展项目。三是针对贫困生,我局积极宣传和帮助贫困生申报“雨露计划”,完成学业。

(五)学经验找差距,提高工作实效

结合每周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马顺清同志在盐池县脱贫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通过学习盐池经验,查找工作中差距,改进工作方法,明确工作措施,提高工作效率。一是坚持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的原则,面对面一对一交心谈心,对精准扶贫的各项政策进行了宣传和落实,为广大群众深入解答各项惠民政策特别是精准扶贫相关政策的要求,真正让扶贫各项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二是按照一边入户走访、一边摸排问题、一边教育引导的要求,结合“感党恩、算富账、脱贫致富奔小康”活动,采取每到一户讲一次党和政府的各项惠民利民政策,引导他们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观念。三是安排了由专人负责,对包扶贫困户家庭情况、致富增收措施、收入台账等逐一进行核对自查,完善档案资料。

(六)强化工作纪律,改进工作作风

根据《关于扎实开展交通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顺利完成交通扶贫任务的通知》(宁交办发[**]176号)文件要求,我局认真开展扶贫道路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重点对扶贫路建设项目和扶贫资金进行认真排查,保证资金足额用到农村公路建设之中。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为方便群众出行,开通了泾灵新村、海子井、漫水塘等农村公交线路,但由于客源少,公交车上座率低,公交车运营亏损。

二是农村招呼站虽然已建成投入使用,但由于分散各个乡镇各村,管理和维护难度大。

四、2019年工作计划

2019年,我局将继续按照市扶贫工作的安排部署,积极行动,扎实工作,努力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促进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

1、定期组织干部学习宣传扶贫政策,要求全面掌握并确保政策宣传落实到贫困户家中。

2、加大对贫困村困难群众和困难家庭的走访力度,及时地掌握民情,对生活困难的困难家庭给予帮扶。

3、我局将进一步加大对项目建设进展监管和督促力度,确保交通运输建设项目的质量和工期,力争做到项目建设让群众放心、让领导满意。

(篇六)

**年,市水务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精准扶贫工作部署,结合我市贫困地区实际,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水利精准扶贫,取得明显成效。

一、**年目标任务

根据《**市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和《**市“十三五”农村精准扶贫规划》及《**市精准扶贫工作方案》要求,调整并重新制定了(**-2019)水利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年水利精准扶贫建设计划投入1.57亿元,具体实施并完成以下项目内容:

(一)**年目标建设任务

1、建设灌溉渠道591公里。

2、建设灌溉塘(堰、井)447口。

3、建设水窖57个。

4、建设小型提灌站93个。

5、加固防洪堤98.5公里。

6、完成堤坝护坡98公里。

(二)**年1-6月份完成情况

截止今年6月底,共完成投资6988.74万元。具体已完成以下建设任务:加固防洪堤45.7公里,完成投资1795.4万元;
堤坝护坡47.4公里,完成投资1958.43万元;
建设灌溉渠道245.25公里,完成投资2002.7万元;
建设灌溉塘(堰、井)230口,完成投资849.9万元;
建设水窖11个,完成投资17万元;
建设小型提灌站38个,完成投资365.3万元。

二、下阶段工作打算

(一)切实加大扶贫工作力度

根据《**市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2019年)水利精准扶贫实施方案》,进一步压实扶贫工作目标责任,强化措施,确保2019年全面完成水利精准扶贫目标总任务。

(二)全面落实水利精准扶贫各项工作

根据《**市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和《**市“十三五”农村精准扶贫规划》及《**市精准扶贫工作方案》及调整并重新制定的(**-2019)实施方案的要求,(**-2019年)水利扶贫建设计划仍将投入3.17亿元,实施贫困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水利灌溉建设项目、防洪避灾基础设施项目。**-2019年具体实施并完成以下项目内容:

1、建设灌溉渠道1593公里。

2、建设灌溉塘(堰、井)1395口。

3、建设水窖234个。

4、建设小型提灌站289个。

5、加固防洪堤221.25公里。

6、完成堤坝护坡227.48公里。

(三)进一步强化贫困地区水利设施建设

尽管这些年大力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但因水受困、因水受灾、因水受贫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特别是山丘区部分地区群众饮水安全问题还未全面完全解决,距离保障全面脱贫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对以上问题,我局将根据《**市(**-2019年)水利精准扶贫实施方案》要求,严格督促县区,紧紧围绕改善贫困地区条件开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安化县已从县涉农资金整合平台中安排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资金2940万元。

(四)进一步加强驻村帮扶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大扶贫政策宣传力度,传播扶贫工作正能量,激发群众积极性。二是继续抓好道坪公路、黄梅公路硬化建设。三是继续做好黄梅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收尾工作。四是抓紧组织实施青楠溪河道整治工程和沟渠疏浚。

(五)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

积极做好与上级部门工作衔接,争取更多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贫困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规范项目实施和运行,最大限度发挥扶贫资金的效益,让贫困群众真正受益。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1、水利扶贫资金难到位

水利项目建设无专门的扶贫资金安排,国家下达的其他水利专项资金根据涉农资金整合要求,由各区县安排使用,目前只能积极争取有关的专项项目资金用于相关专项结合开展水利扶贫工作。

2、群众参与水利扶贫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我市积极动员贫困地区群众投入水利扶贫建设,但实际工作中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的政府行为,贫困群众的参与只是被动的投工投劳和自筹资金。政府长期的包办代替,养成群众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贫困群众对政府组织实施的项目责任感不强,缺乏对这些项目进行后续管理和维护的积极性,再者当前农村大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家里的基本是妇女、老人和孩子,由于劳动力不足,很难组织群众参与,这样会造成扶贫行为的短期性和扶贫资源的浪费。

(篇七)

近几年来,市科技局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市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个一批”脱贫工程,持续推进扶贫的理念创新、模式创新和机制创新,促进扶贫方式从救济型扶贫向开发型扶贫转变,从全面扶贫到精准扶贫转变。

一、基本做法

市科技局始终坚持创新机制带领扶贫,扶志扶智结合扶贫,发展产业助推扶贫,包村驻点结对扶贫,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1、创新机制带领扶贫。在全市实行机关企事业单位包村驻点扶贫、贫困村下派“第一书记”扶贫的基础上,今年初,我们在市委组织部的领导下,从市直部门科技骨干或科技后备人才中,选拔了一批年富力强、第一学历本科以上、科技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年轻干部到全市贫困乡镇(街办)担任科技副乡镇长,充实了基层科技工作力量,既能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为基层培训农业技术人员,又能带头创办经济实体带领贫困户致富。

2、扶志扶智结合扶贫。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贵州代表团时强调:要特别“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贫困户特别是柴湖移民贫困户,总认为自己为国家建设做过贡献,国家应该照顾、救济,“坐、等、要”的思想严重。为改变这一现状,科技部门一是在进村入户宣传党的精准扶贫方针政策的同时,大力弘扬“舍家为国,团结奋进”的大柴湖精神,大力宣讲十九大提出的“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掉队”的精神,鼓舞贫困户的斗志,让他们迈进脱贫致富的行列。二是和农业部门一起积极向上争取,得到省农科院、农业厅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在钟祥建立“专家大院”,经常派专家到钟祥为农民培训、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并为农村贫困群体选取新的致富门路,为他们解疑答惑。三是充分利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送科技下乡、农技110等活动,先后在柴湖、九里、冷水、洋梓、丰乐等乡镇宣传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农业种养殖技术,引导贫困农户依靠科技发家致富。截至目前,已开展农业科技指导208次,组织科普宣传和先进实用技术培训34次、培训2928人,扶持新上致富项目28个,带动30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3、发展产业助推扶贫。发展产业是贫困户持续增收的重要保障,是“输血”向“造血”的重要转变。按照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部署,市科技局聚焦产业发展,动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精准扶贫,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

一是大力发展花卉产业。聚焦大柴湖“中国花城”,重点打造长青实业“花城”、“爱情花谷”、“百合花海”等万亩花卉苗木基地。重点支持钟祥市聚宝花卉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沙楼村精品苗木种植示范基地。聚宝花卉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已流转沙楼村土地约120亩,种植规模为月季花2万株,近10亩,北美海棠30亩,樱花10亩,草坪近40亩。

二是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业。柴湖镇为提高土地产出收入,引进胡集镇绿帮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沿武荆高速路两边流转土地5000亩,发展大棚蔬菜种植,每亩土地年收入增加3000元。附近农户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集体种植,不仅得到了土地流转费用,到年底还能进行土地分红,农民到合作社打工还可以挣到工资。同时,该合作社还带动周边老百姓种植大棚蔬菜近2000亩,带动了周边群众一起致富。

三是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业。钟祥组织部利用包联的松柏村山多林多的优势,集体开发山林230多亩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从省农科院聘请专家指导当地贫困户种植花椒、半夏等中药材,亩平收入过万元,凡是村里群众到基地打工,每人每天70元工资,贫困户到基地打工,每人每天100元工资。既发展了松柏村的集体经济,又带动了贫困户脱贫。

四是大力发展养殖业。结合实际,深入实施产业精准扶贫工程,以科技为支撑推动贫困乡镇实现“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创新发展格局。柴湖镇引进牧原养殖公司大力发展生猪养殖,冷水引进波尔山羊良种大力发展山羊养殖,洋梓、九里等乡镇利用水库、湖泊、沟叉多的优势,大力发展渔业养殖,带动周边贫困户精准脱贫。

4、包村驻点结对扶贫。市科技局包联的柴湖镇陈营村占地面积约5平方公里,耕地2100亩,辖区10个村民小组,425户,总人口1850人,全村人均年纯收入低于2736元的有102户,290人。其中:**年已脱贫13户44人,**年已脱贫26户73人,**年已脱贫20户54人,目前还剩43户119人未脱贫。四年来,市科技局先后投入30多万元为陈营村实施了宽带网络全覆盖项目、半夏种植项目、下水道建设、垃圾站建设、断头路硬化等项目,帮助村民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生产生活质量。同时,落实移民后扶持政策102户1130人56.5万元,享受低保24户44人5.28万元,危房改造7户22人5.25万元,教育助学3户,易地搬迁7户29人,预计到2019年陈营村实现全部脱贫。

一是认真摸清驻村情况。召开村两委班子、村民代表大会,分层次召开了党员、困难群众等座谈会,深入到田间地头、农户家中走访群众,调查了解村、组、户的情况,找准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中存在的难点、热点问题,以便有针对性的办实事解决问题。

二是认真宣传精准扶贫政策。在村各类会议上,我们重点学习精准扶贫的目的和意义,宣传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宣讲十九大提出的“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掉队”的精神,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发放宣传资料300多册,悬挂宣传标语15条,办精准扶贫政策宣传专栏一个。

三是认真做好入户调查。多次组织局机关干部逐户走访调查,了解贫困户基本信息,整理档案资料建档立卡。在反复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对22户不符合标准的贫困户整户取消。同时,工作队按照市扶贫办和柴湖镇扶贫办的要求,将现有的88户、280人档案资料进一步进行了完善。

四是开展“结对帮扶,送温暖”活动。每年元旦、春节期间,市科技局班子成员都要到到陈营村开展“节日送温暖”活动,召开困难群众代表座谈会,并到困难群众代表家中走访慰问,了解群众的生活状况,并向12名困难群众代表发放慰问金,共计发放慰问金15000多元。今年“扶贫日”前夕,我们还号召全局干部职工向陈营村困难群众捐款2900元,架起了党群之间、干群之间的“连心桥”,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五是惠民办实事、促发展。“办实事、促发展”是精准扶贫的宗旨之一,也是老百姓所思所想所盼。我局在深入调查了解的基础之上,联合各方力量,为群众办实事,为村级谋发展。首先,发展产业助推扶贫。按照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部署,市科技局工作队聚焦产业发展,动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精准扶贫,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规划10亩半夏种植基地,争取帮扶资金12万元,采取校社合作形式,由荆楚理工学院提供种苗和技术支持,陈营村成立的钟祥市粮丰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土地流转工作和半夏种植管理,该项目目前正在实施中;
引进山东芦笋种植技术,成立钟祥华艺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306亩发展芦笋种植业,带领陈营村村民发家致富。其次,开展宽带网络入户建设。为了让陈营村百姓能够掌握更多的科技信息,市科技局争取资金16万元投入建设全村互联网光纤入户项目,现在,光纤覆盖率已达100%。全村425户村民,光纤入户率已达35%。第三,常态抓净化。引导农民扫干净、码整齐、讲卫生,破出垃圾路边倒、柴草门前堆、污水随意排、房子乱搭建等陋习,养成文明习惯。今年重点进行了全村垃圾站建设。

六是面对灾情恢复重建。去夏今秋,陈营村由于地势低洼,两次遭受严重渍害,损失达200多万元,覆盖所有88个贫困户280人,市科技局工作队员与村干部一起指导村民抗灾自救,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力争灾年农业不减产少减产、农民不减收。在已有大批村民出外打工的基础上,再动员和介绍村民出去打工46人;
同时积极引进种植大户流转土地,搞规模种植600亩。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们在科技精准扶贫工作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但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离贫困户全部脱贫的愿望还有一定的差距,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思想难扭转。大多数贫困户老旧思想僵化,“坐、等、靠、要”观念深入骨髓,不愿靠自己的力量发家致富,总想靠政府救济过生活。特别是一些老弱病残贫困户,有心无力,更是希望政府帮忙兜底。

2、土地难流转。一些村想流转土地,连片种植,带领大家共同致富,但个别群众对土地流转不赞成甚至故意刁难,导致土地难以集中,想发展壮大种植业很难。

3、资金难争取。省科技厅虽然设立了精准扶贫专项资金,但精准扶贫项目只针对全省四大贫困山区和八大贫困县,其它地方都难以争取。市级财政没有安排科技精准扶贫专项资金,科技部门虽然在科技研发项目中安排部分精准扶贫项目资金,也只是杯水车薪,难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三、建议

1、加大扶志力度,彻底扭转贫困户“坐、等、靠、要”的顽固思想。

2、加大扶持资金整合力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市财政设立科技精准扶贫专项资金,集中力量发展产业,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3、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结合各自实际,大力发展壮大扶贫产业。如柴湖镇,可以依托纽维光电产业园,大力发展光电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