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以智范文网>范文大全 > 振兴乡镇 >

领导干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心得体会精选【共5篇】

时间:2022-12-10 20:25:03 来源:以智范文网
党员干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心得体会论文
锻造乡村振兴“尖兵连”

近日,中央组织部召开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强调,按照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和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要求,着力建强县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激励广大干部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


乡村要振兴,干部一线倾。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肯苦干、善实干、放胆干的优质干部队伍,基层一线恰是干部施展才华、成长成材的重要平台。将干部“送下去”是为了更好地“选上来”,因而干部一线历练显得尤为重要。各级组织部门要倡树“干部到一线、实干炼干部”的鲜明导向,在育、选、管、用各环节下足“绣花功”,引导干部主动投身乡村振兴火热实践,让实绩突出、群众满意、作风过硬的干部脱颖而出。


多措并举“一线育”,搭建干部培育“蓄水池”。基层一线距离群众最近,问题矛盾复杂尖锐,既有“一根针”穿起“千条线”的工作压力,更是历练干部的“练兵场”和了解民意的“大本营”,党员干部在一线淬炼中方可见识广、筋骨壮。干部一线历练成效并非一日之功,党组织要注重将其“推向”基层一线、项目一线、艰苦地区的重要岗位进行递进式培养锻炼,只有站在疫情防控、抢险救灾、应急处突、矛盾纠纷等险重任务最前沿,啃几把“硬骨头”,接几次“烫山芋”,方能练就担当宽肩膀,磨砺成事真本领。基层历练中要注重优化干部成长路径,坚持精准化培训。按照干部结构、工作岗位需要,联合农业、住建、交通、水利等业务部门,采取青蓝结对、导师帮带等途径填补其知识空白和经验盲区,提升干部专业思维和专业素养。


拓宽视野“一线选”,擦亮干部检视“扫描仪”。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着力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主旨鲜明地指出了当前形势下“德才兼备”的选人导向,以“德”作为干部选拔第一标准,要在干部考察中全方位“扫描”党员干部是否对国家忠,对组织诚,对长辈孝,把品行端、靠得住的好干部选出来;
以“才”作为判断干部成事的关键,各级组织部门要探索建立“调研式”干部考察机制。成立专项调研组,通过蹲点一线察、盯着关键看、抓住事例问,实行“贴身式”“参与式”近距离检视,既横向比较考准干部“实干指数”,又纵向比较预测干部发展趋势,多维印证干部表现,由任前急“考”向日常细“察”转变,真正选拔出能挺身而出、挺脊而扛、干事有热情、成事有肝胆的干部,写实画好干部精准“政治像”。


宽严相济“一线管”,把准干部考察“硬标尺”。严管是对干部最大的爱护,更是对党和人民的高度负责。“小洞不补,大洞吃苦”,选拔和管理如同干部工作的“鸟之两翼、车之双轮”,当前仍有部分地区存在干部重选拔轻管理的问题,跟踪培养时紧时松,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敲打”不及时,最终将小蚁穴变成大溃堤。严管干部不仅要有严密的制度约束,基层干部更要树立问题意识和底线思维,认识到“三省吾身”的重要性。各级组织部门要持续加大对干部的日常监管监督力度,把苗头问题及时掐断,莫将“腠理之疾”拖成“不治之患”;
畅通媒体、群众、社会等各方监督举报渠道,严格核实各项监督信息,让党员干部始终绷紧“清廉”之弦,用法度纲纪的“高压线”让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放心大胆“一线用”,注入干部担当“催化剂”。“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方蔚然成风。”基层一线是“战场选将、赛场选马”之地,各级组织部门要运用好考察结果,对那些看得准、有潜力的干部大胆调兵谴将、高效使用。建立健全年轻干部交流轮岗机制,敢让“潜力股”干部在征地拆迁、项目建设、信访维稳等多岗位多领域实践磨炼、开阔视野,通过定期考核谈话,让党员干部做到各司其职、人岗相适,提升年轻干部配备使用效率。同时,进一步释放容错机制“红利”,为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树立能上能下的激励导向,对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口碑好的干部及时表彰奖励,对腐败无能、群众差评的干部立即调整,让有为者有位,让出力者出彩,使实干者得实惠,真正让基层干部在乡村振兴各项急难险重任务的打磨中砥砺成长。


党员干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心得体会论文
乡村振兴要做到“46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在五年过渡期做到“四个紧盯、六个提高、四个衔接”,是巩固脱贫成果和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关键。


  四个“紧盯”。紧盯收入水平变化,进一步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重点监测脱贫群众的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实行定期复核,确保对易返贫人口及时发现,及时增添措施帮扶,动态清零。紧盯“六类”群体,对收入不稳定户、边缘户、大病患者、残疾人、低收入群体、突发意外事故家庭等易返贫和新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建立相应的应急保障机制,进一步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坚决杜绝返贫致贫。紧盯产业就业增收,持续发展壮大扶贫产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加大消费扶贫,促进稳定增收。完善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就业组织化程度,加强就业技术技能培训,确保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100%就业。紧盯兜底保障对象,继续巩固以低保兜底为主,医疗救助、特困供养、困难残疾人、重度残疾人、贫困助学等六项措施为辅的“1+6”社会救助保障体系,建立贫困户低保专项救助台账,对重点对象实行保障救助。


六个“提高”。提高特色产业的经济贡献占比,大力扶持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增强其带贫益贫能力,带动农民群众持续增收。提高农业农村工作的信息化程度,进一步拓展现代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在农业农村工作中的应用。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形式开展技术培训、园区管理、畜禽和水产养殖,提高生产管理水平。提高“三农”服务人员中专业人才比例,加强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回引与现有“三农”服务人员培养,扎实开展基层服务人员专业技术培训,切实提高基层人员的农业服务水平。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效率,围绕补短板、重效率的原则,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完善,稳步提升水、电、路、气、通信等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提高农村社会综合治理党建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美化、社会和谐稳定、乡风民俗淳朴,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提高集体经济收入水平,拓展集体经济收入途径,将村社闲置资产进行有效利用,持续发挥集体产业资金优势,壮大集体经济支柱产业,实现集体经济收入逐年增加。


  四个“衔接”。做好职能体制转变的衔接,理顺扶贫部门新的职能职责,确保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接续承担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做好政策机制转向的衔接,过渡期的新政策出台前,要不折不扣地执行现有脱贫攻坚政策。对接国家、省市政策调整动向,有序推动脱贫攻坚政策向常规性、普惠性和长效性转变。做好工作重点转移的衔接,将工作对象由农村贫困人口向全部农民转变。将工作范围由贫困县贫困村向全部农村转变。将工作要求由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的基本要求转向乡村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好精准措施转化的衔接,沿用好脱贫攻坚好的作法、精准发力的措施,在全面推进产业发展、生态改善、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方面持续发挥优势。


党员干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心得体会论文
党建基石筑牢乡村振兴的“形”“魂”“实”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党建夯实基层堡垒,筑起乡村振兴的“形”。乡村振兴首先要组织振兴。今年5月,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这充分彰显了基层党组织的极端重要性。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农村基层党组织强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行不行,直接关系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好不好。党的组织工作遵循党的群众路线原则,各支部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注重激发群众的力量,为乡村振兴赋能。要坚持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把党组织体系和工作触角延伸到“细枝末节”,重点发挥基层党支部的堡垒作用,建设网格化、服务型党支部,把乡村振兴战略宣传落实到基层的方方面面。
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打造乡村振兴的“实”。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产业是发展的根本所在,产业兴旺才能可持续稳定发展,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党建促产业发展,积极探索“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新型模式。要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加强特色农产品的储存、加工等技术的引进和学习,构建地方特色产业体系,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格局,激发乡村经济活力。要注重补上销售短板,善用电商平台、村企合作等方式助力产品快销售、高营收,在生产、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上下功夫,做好产业布局,实现农业产业经济稳步增长。要想方设法引资投产,充分发挥地方特色区位优势,做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做好脱贫户的就业帮扶工作,有效整合资金、促进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党建聚合各路人马,点亮乡村振兴的“魂”。人才是发展的基石,是乡村振兴的“魂”之所在。村党组织书记是乡村振兴的“领头雁”,要切实抓好“关键少数”作用,按照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和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要求,着力探索村班子建设新路子,完善激励保障制度,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动力。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要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有技术、肯钻研的新时代农民,让广大农民在广阔的田野上发家致富。要重点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掘利用党员队伍在各领域的先进性特点,带动农民创业干事。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制定人才优惠政策,搭建创业平台,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创业,激发农村创新活力。激发人才的源头活水,要发扬脱贫攻坚精神,继续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乡村必能全面振兴。

党员干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心得体会论文
以党建“强引擎”激活乡村振兴“加速度”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广大党员干部要让“牛鼻子”“金种子”“新路子”齐发力,让党建引领释放“红色引擎”动力,吹响乡村振兴的“号角”,助力乡村发展“加速度”。


夯基固本,牵好基层党建“牛鼻子”。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就是牢牢抓住了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广大党员干部要勇于担当,切实把主体责任扛起来,在打基础、补短板上“下功夫”,认真抓好“三会一课”等基本组织生活制度,深化学习教育,激发党员活力,为党员干部补足精神之“钙”,大力开展主题培训,提升思想认识和实践本领,努力使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的“坚强堡垒”,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充分发挥提供组织保障,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培元赋能,厚植乡村人才“金种子”。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牵好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个“牛鼻子”,离不开人才合力拧成的“一股绳”。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从打好“人才牌”入手,持续加强党员干部这个“主力军”“先锋队”队伍建设,着力打造过硬队伍,通过党员干部的拼搏奋斗,团结带领优秀人才资源竞相汇流到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来,用“成效”考核“成绩”,将优秀人才纳入乡村振兴的“种子库”,不断增强人才的归属感,汇集乡村振兴的智慧和力量,激励广大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干事创业,为乡村振兴攒足“后劲”,为乡村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提供坚强的后备人才保障。


党群连心,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子”。乡村振兴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肩负使命、初心如磐,要在为民服务上争做表率,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迫切需求,下沉一线、服务群众,做到手牵手、心连心,发扬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为民服务解民忧,为人民群众创造出实实在在的福祉,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乡村振兴的成果,为加快乡村振兴注入动力、强化支撑,共同汇聚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让党的旗帜在乡村一线高高飘扬。


党建引领,提质增效。广大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凝心聚力、团结奋斗,确保基层党建各项工作任务“落地开花”,推动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为乡村振兴凝聚强大合力,在乡村振兴新征程上跑出“加速度”,让乡村振兴美丽“画卷”徐徐铺展在祖国大地。


党员干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心得体会论文
三个坚持党建引领 凝心聚力乡村振兴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在人才,要始终坚持党建促发展,不断探索推进党的建设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政治建设抓强队伍、以人才培养助力发展、以凝聚合力落实任务,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激发活力,不断推进“三农”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一、坚持聚人心、强队伍,全力以赴稳产保供。围绕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加强干部职工政治学习,要积极搭建党员学习平台,充分利用学习强国、“三会一课”、专题辅导、以考促学、分类教学等线上、线下学习平台,强化干部职工特别是党员干部对新形势下“三农”工作的认识,切实增强发展紧迫感和责任心,通过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以稳人心促稳产,着力抓牢稳产保供思想意识。以“五好支部”创建为抓手,结合工作需要和基层实际,实行党组成员联系支部工作制度,组织基层党支部落实党员力量下沉镇、村开展政策指导,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统筹农技员力量针对性开展粮食种植、生猪养殖技术服务。

二、坚持聚人才、拓路径,精心培育现代农业。紧扣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继续发挥驻村干部、农技员、农技巡回小组和帮扶干部积极作用,加强对乡镇培育发展现代农业的指导和服务,全力协助镇村谋划思路、招引项目、创建品牌。开展农业龙头企业、现代农业园区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智能化养殖场建设等重点项目基层干部挂片联系服务,积极营造优越的营商环境。要按照“一懂两爱”的标准,积极培育新时代“三农”干部。以村级组织建设负责人能力提升为要务,多渠道组织村党组织负责人、农村致富带头人参加市、县乡村振兴专题培训。同时,要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力度。

三、坚持聚合力、抓示范,携手共建美丽乡村。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明确职能职责、层级压实责任、细化工作举措,坚持党建引领、规划引路,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合力推动乡村振兴重点任务落地落实。围绕夯基础补短板等重点任务,凝聚各部门、社会各界资源,以“三大革命”为重点,扎实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乡村公共基础配套。统筹协调三农干部和农村党员,结合疫情防控整治环境卫生,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明显提高。坚持示范引领,积极开展乡村振兴先进镇、示范村文明村创建,组织农业农村系统党员干部加强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的指导,落实乡村基层治理任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