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以智范文网>范文大全 > 读后感 >

2023年读《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后感(全文完整)

时间:2023-06-01 19:07:19 来源:以智范文网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后感01前言近些天来,由于学校课程要求,我读起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一开始是带着浅尝辄止的心态翻开了这本书,但随着阅读的深入,书中那些有关习近平总书记的过往,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读《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后感(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2023年读《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后感(全文完整)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后感

  01

  前言

  近些天来,由于学校课程要求,我读起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一开始是带着浅尝辄止的心态翻开了这本书,但随着阅读的深入,书中那些有关习近平总书记的过往,深深地打动了我。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是一名普通的知青,深入乡村,扎根基层之中,也曾遇到过许多艰辛坎坷,但却一刻也没有放弃。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习近平总书记的8次入团,10次入党的经历,用白光兴的话来说,入党、提干、上大学都是近平奋斗的结果。陕北七年,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非常好的展示了,作为一名青年,哪怕身处恶劣的环境下,哪怕身处动荡的社会背景下,也要经得起考验,受的住磨难,不可逃避,更不能放弃心中的信仰。

  时至今日,回首过往,习近平总书记不仅仅给我们展示了如何作为一名青年去接受磨砺,从而提升自己,并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如何看待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视角。总书记让我们明白了,我们从何而来,现在在哪,又要到哪里去。这不仅仅体现的是一种历史观,更是一种人生观、世界观。总书记让我们明白了,面对过去,我们要如何看待那些辛酸坎坷;面对现状,我们要如何把握时代的命脉;面对未来,我们又该如何才不会迷惘失措。

  02

  以中年的视角回望过去

  回望过去,新中国已经成立七十余载,改革开放也已经过四十多年,如今的我们,已经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均取得一定成就。但是,我们应该时常停下脚步,回望一下我们的过去,好好审视一下我们的历史,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研究历史的目的更重要的在于揭示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预见未来,为人类设计发展社会的理想方案。站在当下,回望过去,才会知道我们从何而来,要到哪去。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如何看待我们的历史,应该以什么样的视角,怎样的态度去看待我们的历史,如何从历史当中寻求我们的发展规律,从而预见未来,进而使我们的步伐更坚定,方向更明确,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给了我许多启示,或许我们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1969年1月13日是习近平坐知青专列去陕西插队的那一天,而当时,习近平的父亲——习仲勋同志自60年代初就受到康生等人的迫害,被下放到洛阳接受审查,“文革”中遭到批斗。因此,习近平是背负着“黑帮子弟”的污名,被人骂成“狗崽子”,哪怕到后期也只是“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就这样去到了陕西延川县(当时全国插队知青中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之一)。而在当时,据同为北京知青的艾平同志描述,我们国家的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学校“停课闹革命”,大学不招生,工厂不招工,让学生到农村“插队落户”。那一天,北京站的知青专列上,站台上送行的家长和车厢里的知青都哭成一片。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习近平却没有哭,在后来习近平回顾那天情景的时候说,当时大家都在哭,他反而笑了。因为那时候,习近平家里的情况无以复加,离开北京压力反而小了。

  作为一名高干子女,从小出生在北京的习近平却从未认为七年深入陕北的知青岁月委屈了自己,年仅15岁的习近平反而将当时的艰苦作为自己的磨刀石,并铸就了自己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坚持艰苦奋斗,不贪图安逸,不惧怕困难,不怨天尤人,依靠勤劳和汗水开辟人生和事业前程的坚韧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在农村扎根七年,从来没有忘记当年的农民朋友,他深深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和农村的真实情况。在后来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一系列举措都非常务实,着眼于解决一系列民生和发展问题。

  站在当下,回望习近平总书记的知青岁月,会发现那不仅仅是习近平总书记艰苦奋斗的七年,还是当时那一辈青年人奋斗的真实写照,更是当时整个中国历史的真实写照。而现在的我们,或许应该如同习近平总书记那样,心怀感激的正视那一段历史,回顾那一段峥嵘岁月,从中挖掘出其中那些难得可贵的精神财富,进而实现历史与现在的有机串联,使得如今的我们,如同日中之光一般更加炽热,从而使得我们的步伐更加稳健,信仰更加坚定。这便是以中年人的视角回望过去,通过回望那段历史,纵观那段成长过程,从中抽取那些难得可贵的经验,懂得我们是从何而来,才能真正明白,我们要到哪里去。

  03

  以青年的视角放眼现在

  历史的长河永远向前奔流不息,社会一直在变化着,不论我们目前身处何等境地,遭遇着苦难或安逸,面对着挑战或机遇,一切终将会过去,而我们能否敏锐的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抓住历史的机遇,从而实现自我突破及自我超越,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也是每一代人的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我们的祖国和社会能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其中离不开的是一代又一代的不断奋斗着的青年人。正式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用他们宝贵的青春,在我们的国家历史上书写下了一笔又一笔浓墨重彩的历史记忆,而无数的历史记忆拼凑在了一起,就构成了我们伟大祖国的一整幅庄严、华丽、可歌可泣的历史画卷。青年永远是革命的,革命永远是青年的,我们要一直以青年的目光,放眼现在。

  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时代就很好的体现了作为一名青年,我们该如何放眼当下,如何去实现自我与家国的有机结合,如何去贴合社会发展实际,如何把握时代的机遇,又如何去不断提升自我,超越自我,从而实现自我价值以至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

  196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15岁时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直至1975年10月。在当时下到乡村的知青大致分为四种:有一部分受到“文革”期间“读书无用论”的影响,放弃了读书;有一部分人相信“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爱看理科方面的书;有一部分人读当时比较流行的马列、毛选;有一部分人读文哲史。真正爱读书、会读书的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广泛地涉猎各种书记,大量阅读和学习。习近平非常爱读书,他去插队的时候就带了很多书,很多知青都讲过他读书的故事。“近平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他碰到喜欢看的书,就要把书看完;遇到不懂的事情,就要仔细研究透彻”“上山放羊,揣着书,把羊拴到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在“上山下乡”那个年代,整个社会文化生活匮乏,黄土高原闭塞而荒凉,青年习近平却“痴迷”读书,“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习近平总书记后来回忆道:“我并不觉得农村7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这种勤奋好学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人生轨迹。从梁家河的窑洞到清华大学的课堂,从基层工作到治国理政,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给了我们青春答案,为青年学子树立了思想上和人格上的榜样。广大青年要像习近平青年时代那样,扎根中国大地,洞察国情民情,树立起与党和人民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把无悔的青春刻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丰碑上。

  图片

  04

  以少年的视角展望未来

  科技不断地在发展着,世界经济水平早已呈现出了一个不断上升的趋势,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局势大体趋于和平稳定,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然而,就算是身处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面临的挑战却也一点都不小。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多,资源分配不均,饥饿问题,贫穷问题,就业问题,养老问题,公民福利问题,医疗问题等;随着工业的发展,人与自然之间千百年以来的关系被改变,全球变暖,沙化加剧,海洋污染,板块位移,土壤酸化,空气质量下降以及大规模病毒疫情流行等诸多问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许多传统产业的地位被动摇,信息安全,诈骗问题,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数据等等;如今的我们在面临未来的种种挑战与机遇时,有时候会像个孩子一样迷惘,我们面前的道路是从未有人踏足过的地方,往后的道路只能由我们自己去开拓,去探索。

  我们并不是摸黑前行,在我们的手中紧紧攥着一盏前人留给我们的明灯,可以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为我们指明方向,让我们知道我们该归往何处,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未来,我们应该从前人手中稳稳地接过这盏明灯,并不断地进取,不断地发掘,不断的自我革命,使这盏灯照的更远一点,更亮一点,并从此在面对未来之时,不再感到迷惘,不再犹豫,不再害怕,而是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如同少年一般,斗志昂扬;同少年一样,充满活力;同少年一样,充满想法。面对未来,我们更应该如同少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1969年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仅仅只有15岁,说仅仅是一位少年毫不为过。习近平曾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 ”。可见,纵使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充满未知的未来时,也会感到迷惘和彷徨。然而,习近平在面对未来时,并没有逃避,而是直面未知,直面现实,直面未来。中华民族是拥有艰苦奋斗的优良品德的民族,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致力于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所向往的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在陕北的七年一刻也没有放弃过,他不断的提升自己,打磨自己,磨砺自己,住窑洞、睡土炕,忍耐跳蚤叮咬,与村民同吃同住,打坝挑粪、修公路、建沼气……他不仅没有逃避这一切,反而还以一种乐观的心态,称之为“过四关“。在面对陕北农村恶劣的物质条件和生产基础时,他不仅没有抱怨、逃避,还立刻投入了乡村建设的工作中,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改善生活基础条件贡献了自己所能做到的一切。

  我们在面对充满未知的未来时,很多时候会如同少年时期的习近平初到梁家河一般感到迷惘、彷徨,不论是个人的未来还是国家、社会的未来,总是充满了太多未知,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如同习近平总书记一样,坚定自己内心的信仰,不断地进取,不断地提升自我,不断地为社会做贡献。实际上,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已经获得了巨大的蜕变,在不断处理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本就在不断成长。实际上,我们所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是如此,在不断的迈向共产主义伟大梦想的过程中,我们本就在不断地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在不断地提高,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就已经逐渐实现了共产主义的伟大梦想,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就已经逐渐摆脱了迷惘,并从此迈向一个新的征程。

  05

  回首过往,不忘初心

  自1949年10月1日以来,新中国已经成立70余载,我们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1949-195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文革十年动乱时期(1966-1976年),在徘徊中前进(1976-1978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1978至今)。在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一刻也没有停止探索,中国共产党人没有忘掉初心,中国人民没有忘掉初心。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考察调研。第一站,总书记到的就是延安市延川县梁家河村。46年前,十五六岁的习近平来到了梁家河大队,开始了7年艰苦的知青岁月,直到1975年,整整七年时间,才离开这里。习近平在一篇文章回忆中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习近平总书记一路走来,不忘初心,一直以来都把梁家河村当作自己的根,一直以来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一直以来都以人民公仆自居。

  中国人民一路走来,不忘初心,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辛勤劳动,不断创造,从而缔造了我们璀璨的中华文明。如今,中国人民正前所未有的迸发着巨大的力量,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奇迹出现在世人面前,推动着我国日新月异的向前发展着。

  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不忘初心,从成立起就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斗争确定为自己的纲要,坚决共产主义远大抱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抱负,不断把为崇高抱负斗争的巨大实践面向行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路走来,不忘初心,从饥寒到温饱,从温饱到小康,从小康到未来;一路走来,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一路走来,中国从战火纷飞到和谐安定,从和谐安定到繁荣昌盛。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说到,如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