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以智范文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市关于破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12-26 17:55:04 来源:以智范文网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阻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大敌,任其发展就会贻害无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年初,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作出重要批示,强调2019年要解决一些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切实为基层减负。今年,省委作出安排,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深化作风整顿的重点,大力推进专项整治。市委深化作风整顿方案将其作为专项整治的第一项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体会到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及其新变种,滋生蔓延、影响工作,必须下大气力加以整治。为此,市委作风办通过座谈走访、查阅领导讲话和有关资料,对近期有关通报案件进行分析,集中梳理总结我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提出整改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课题报告。

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存在的突出问题

调研发现,我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主要集中在七个方面。

一是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不到位。有的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用心、不务实、出工不出力,口号喊得响、行动起来轻飘飘,把说的当做了,把做了当做成了。比如,中央第六巡视组反馈意见指出我市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到位;
中央第三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指出,我市整改工作被动,敷衍塞责、表面整改、假装整改;
扶贫领域巡察检查中发现个别问题和现象重复性出现,反复整改不到位。

二是工作不严不实不细。一些同志工作粗粗拉拉、马马虎虎,出现疏漏,给国家造成损失,也给个人带来难以弥补的不良影响。有的工作有始无终、久拖不决,变成“半截子”工程,既占资源,又侵害群众利益。比如,2017年10月份警示教育大会上通报的香坊区审计局事业审计科科长马雪峰,因为工作不严谨不认真,导致某村虚假材料通过审计,骗取国家专项资金107万元。

三是不担当不作为。一些地区、部门和单位漠视群众疾苦和企业诉求,任问题积累蔓延,领导重视就办理,领导批示就解决,没有领导批示就没人管。有的干部只求不出事,宁愿不做事,凡事都要上级拍板,避免自己担责。比如,2018年市委主要领导批示群众来信来访案件1446件,经调查核实,只有4件是无理访、占0.1%,其余99.9%都是合理的,问题经领导批示都解决了。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供热、供水、物业管理等人民群众身边的“天大小事”没人管。

四是文山会海反弹回潮。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2018年市委共发文184件,同比增长3.3%,不降反升。个别文件发到基层一线时并不结合实际情况,而是把中央、省、市、区多个文件一起集中印发,基层干部看不懂也看不动,抓不住工作重点。有的地方上级开完会,连夜就传达贯彻,号称贯彻精神不过夜,看似很积极,实则走形式,精神还没吃透、工作还没研究,敷衍应景、囫囵吞枣。

五是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滥、过度留痕。有的领域上级机关检查考核项目过多过密,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推责揽功,特别是有的部门把检查作为推动工作的唯一办法,“巧立名目”督导检查,基层不堪重负,疲于应付,意见较大。比如,近年来开展的一些主题教育活动,中央和省委明确强调不片面追求记笔记和过度“留痕”,可是有些部门检查考核时往往走了样,依然以记了多少笔记、有没有全程留痕为考核标准,搞的基层疲于应付,苦不堪言。

六是调查研究“走过场”。调查研究重数量、轻质量,走马观花,“被调研”现象仍然存在,深入一线基层、掌握第一手资料研究问题不够,指导解决疑难问题的办法不多,给基层带来的负担和压力过重。特别表现在扶贫领域,个别地方没有真正把着力点聚焦于“掌握困难户实情”“帮助困难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精准施策助脱贫”等扶贫主业上,而是不切实际地拉高走访任务,搞脱贫“走秀”,有的贫困户甚至成为了“被调研”专业户。

七是服务群众“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虽然通过整治“四风”,门好进了、脸好看了、话好听了,但实际上是坐等上门多、主动问需少,遇到问题和群众诉求推绕拖,事情仍然难办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有的服务承诺、工作程序、行为规范等整整齐齐、恭恭敬敬地“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显示在电子屏幕上”,但一到办具体事,就让群众和企业来回折腾、处处为难。有的东拉西扯“打太极”,互相推诿,把办事的人“踢来踢去”。比如,在处理一些违章建筑投诉上,城管局说归房屋监察大队管理,房屋监察大队说归城管局管理,投诉群众来回奔波,就是没人受理、无人过问,直到报纸曝光了、领导批示了,问题才得以解决。

二、原因分析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有的是决策层面的问题,有的是执行层面的问题,也有的是被动裹挟其中。产生的原因也是错综复杂,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诱因。

从主观上看:一是政绩观上有偏差。习近平总书记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了矛盾和问题。官僚主义实质是封建残余思想作祟,根源是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力观扭曲,做官当老爷,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由于这些思想根源,一些党员干部忘记或背离党的鲜明宗旨,把来源于人民群众的权力视为个人的工具,把工作仅仅看成是个人谋生的手段而缺乏应有的境界和追求,从而成为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俘虏”。二是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党组织囿于思维和行为定势,缺乏自我查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监督手段办法还不够多、力度还不够大。也有一些党组织习惯于按老办法、旧模式处理工作、应对问题,思想不够解放、因循守旧、得过且过。还有一些党组织高高在上、浮在上面,安排工作和活动与本单位实际结合不够,与本单位人员沟通交流不畅,只求过得去,不重实际效果。三是能力仍显不足。对自己担负的领导工作缺乏相应的能力,面对纷繁复杂的实际情况,抓不住主要矛盾,不想让别人说自己没有作为,只能搞各种形式主义的东西,坐在办公室拍脑袋决策,想当然办事,上面一张嘴,下面跑断腿。

从客观上看:一是体制机制还不健全。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不得人心,却还有人乐此不疲,就是因为有一些人能够从中得利,尝到甜头。主要是干部的选拔任用机制、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处理问题的决策机制、各项工作的成本核算机制等方面不够健全完善。二是现象定性的难度逐渐加大。党的十八大以来,“四风”中特别是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得到了明显的纠正,但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还没有完全解决。这中间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有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在表现上比较好定性,但有的存在欺骗性和模糊性,不易辨别、不好处理,现实中往往是已经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才能定性。三是监督问责不够及时到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所以屡禁不止,还在于有些表现识别困难、危害不明显、群众不以为然、举报反映少,给监督问责带来一定难度,造成监督难以及时到位,监督和处罚没有动真碰硬,甚至陷入“以形式主义反形式主义”的怪圈之中,客观上纵容和助长了歪风。

三、对策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真抓实干,深入调查研究,聚焦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突出问题,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带领干部群众一起干。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既要靠组织优化工作环境,加强保障,去除干部思想顾虑、激发担当精神,又要靠党员干部自觉培育优良作风,脚踏实地干事。概括说来,可以在以下四个方面着力:

(一)加强教育引导,激发内生动力。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充分发挥理论学习中心组、理论研讨班、专题培训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广大领导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筑牢思想根基。二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通过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行之有效的教育载体,加强党章党纪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研学力度,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端正权力观、政绩观,强化求真务实的精神和真抓实干的作风,时刻将党的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对利欲诱惑等不正之风有足够的抵御力量,真正做到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把理论学习与推动工作结合起来。三是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引领作用。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压紧压实各级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班子成员职责,推动形成作风建设领导带头、上下联动的良好局面。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公开承诺、践诺倡导好作风,带头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改进文风和会风,大兴调研之风,狠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歪风,把良好党风政风展现在群众面前,以榜样力量带动作风转变。

(二)明晰工作标准,强化责任落实。一是严格控制发文数量。由党委、政府办公部门牵头负责,共同推进,以党委、政府名义发文的数量同比减少应该达到50%的目标,发文篇幅不宜超过10页,字数控制在5000字以内,重点解决文件数量过多、照抄照转问题。二是严控会议数量、规格、规模。建立健全会议审批制度,严格控制以大规模、高规格和重复性会议的召开,能够以视频形式召开的,应全部以视频形式召开,会议时间应控制在1.5小时以内,切实解决好会议超时、越规模和重复开会的问题。三是严控督查检查过多过频、过度留痕。每年年初在制订督查检查考核年度计划时,要严格控制总量,特别是对县乡村和厂矿企业学校的检查要大幅压缩,能够优化综合考核的事项,全部合并进行,能够通过电话、邮件、“电子化考核”了解情况的,不再安排实地检查考核。

(三)坚持问题导向,加强日常监管。一是强化日常监督。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保障党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作为重中之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具体表现进行精准画像,下发基层,让广大群众一起监督。把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工作情况纳入年度政治生态建设成效考核内容,一体推进。二是深化政治巡察。将党性不纯、政绩观错位、弄虚作假、漠视群众、折腾群众、不担当不作为等突出问题作为巡察监督的重要内容,加大巡察力度,摸排负面典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三是开展集中整治。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精神,重点围绕影响和制约我省脱贫攻坚、基层减负、“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采取督促自查、审核把关、重点检查、巡视巡察、严肃查处、通报曝光、建章立制等措施进行整治,使党员干部从被动应付、畏首畏尾的状态中解放思想、解放手脚,发挥聪明才智,冲到一线带头解决矛盾和问题,带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四)完善激励约束,建立长效机制。一是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旗帜鲜明地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与活力。把选拔任用与担当作为紧密结合起来,重实干实绩,努力为那些作风正派又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干部提供干事创业的机遇和平台,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切实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二是细化容错机制。对干部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失误错误要综合分析,明确规定哪些错误可以免责、哪些错误必须追责,为改革者提供清晰的行动准则和稳定的心理预期,使干部行为有可识别、可预期的标准,切实解决干部干事创业放不开手脚的问题,最大限度地为敢担当、敢创新的干部卸下包袱、打消顾虑、轻装上阵,增添干事创业的活力,同时,准确把握政策界限,坚决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树立和强化为创新者容、为担当者容、为实干者容的鲜明导向。三是完善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细化干部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广大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强化考核结果分析运用,将干部作风作为选拔任用、评先奖优、问责追责的重要依据,使政治坚定、奋发有为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鼓励,使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受到警醒和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