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以智范文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熊猫家园,,大美青川,—在2020年全国全域旅游培训班暨首届全域旅游发展绿色对话会上的推介词

时间:2022-12-25 17:05:03 来源:以智范文网

各位领导,各位同行,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

感谢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给我们这样一个交流学习的机会,很高兴与大家相聚在“诗画浙江、锦绣江山”,向朋友们介绍“熊猫家园、大美青川”,向领导和同行们汇报青川全域旅游发展情况。

近年来,青川依托自身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坚定践行“两山”理念,走绿色发展之路,推动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建成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美丽乡村的样板、自然保护的圣地、绿色发展的标兵”正在成为青川的新评价、新标签。

基本情况

一、青川,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

青川地处中国地理几何位置中心,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秦岭南麓,白龙江畔,川陕甘三省结合部,是西北连接西南的重要通道,周边有广元盘龙机场、绵阳南郊机场,和广元红岩港,境内有三条铁路三个火车站(宝成铁路有竹园站、兰渝铁路有姚渡站、西成高铁有青川站)、两条高速两个出口(京昆高速有金子山出口、兰海高速有木鱼出口)。乘坐高铁动车,可1小时到成都、2小时到西安,3小时到兰州、重庆等区域中心城市。飞机更可直达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等地。

自有文字记载,有3086年历史。公元前201年(西汉高帝六年),置白水关,建白水县,是“得陇望蜀”第一县,距今有2221年建城史,因“山青秀、水清美”于唐天宝元年更名为“青川”。青川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这里,战国文化、三国文化、木牍文化、熊猫文化、民俗文化,中原文化和巴蜀文化在此交融,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有代表青川文脉的战国木牍,有代表青川武风的吕不韦铜戈等。2018年7月至11月,由四川省委、省政府组织的“古蜀华章”文物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广东省博物馆展览了5个月。210件展品中有一级文物132件。这132件一级文物中,包括青川战国木牍和吕不韦铜戈。

青川木牍,记录了公元前309年(秦武王二年),王命左丞相甘茂更修《田律》等事,牍上三行墨书古隶,是中国年代最早的古隶标本,在中国书法史上、在中国法律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学界评为:一片木牍的横空出世,让青川闻名遐迩,举国为之震动,学界为之沸腾。每一个文字都跳动着那个时代的旋律,流淌着那个时代的血液,让人民穿越时间目睹先民们生活场景。青川木牍比湖北云梦睡虎地木牍还早了86年。

吕不韦铜戈,正面铭文为:“九年,相邦吕不韦造。蜀守宣,东工守文,丞武,工极,成都。”背面铸文:“蜀东工”。这件铜戈是秦王政九年(即公元前238年),由“相邦”吕不韦监造。相邦,即相国,比丞相职务高一点;
“蜀守宣”指蜀的太守名宣,我们知道蜀著名的太守有建造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李冰(公元前256年—公元前251年任太守),有创建文翁石室,兴办教育的文翁(公元前187年—公元前110年),从这里我们了解到还有位太守“宣”;
“东工守文”指这件戈在东边的工厂生产,负责人叫“文”;
“丞武”指工厂的车间主任叫“武”;
“工极”指制造这件戈的工匠叫“极”。这种“物勒工名”的做法可以说是最早的产品溯源体系。

成都作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最引以为傲的就是2000多年来城址未变,城名未变。城名未变的依据,此前主要来自史料记载。虽然在雅安荥经、成都蒲江等地也先后发现刻有“成都”二字的战国青铜兵器,但唯有青川这件刻有准确的纪年,它以实物的形式证明文献记载真实可靠,也因为这件文物的发现,让成都的历史向前提升了128年,因此更加珍贵。

青川扼秦陇入蜀咽喉,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境内有著名白水关、摩天岭关、北雄关、明月关等关隘。四条古蜀道有两条金牛道、阴平道都在青川境内,金牛道:石牛粪金、五丁开山,现在成都金牛区的由来;
阴平道:三国蜀将廖化在境内的青溪古城屯田戍守,魏将邓艾由阴平古道摩天岭裹毡而下进军江油关,进而三国归一统。阴平古道更有“阴平峻岭与天齐,玄鹤徘徊尚怯飞。邓艾裹毡从此下,谁知诸葛有先机”的千古佳话,被蜀道申遗国际专家组称为:当之无愧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

二、青川,是美丽乡村的样板

青川,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幅员面积3216平方公里。境内年平均气温13.7℃,最高海拔3837米,最低海拔491米,森林覆盖率73.77%,空气质量连续24个月居川东北34县区第一名,年优良天数360天以上,平均负氧离子含量8000个/cm3,全域水系均是国家Ⅱ类以上水质,白龙湖长期保持国家Ⅰ类水质,境内有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龙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青竹江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东河口国家地质公园,郝家坪战国遗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薅草锣鼓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4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唐家河、青溪古城、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县城战国木牍文化生态园,4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白龙湖·幸福岛、初心谷·田园张家、竹溪谷、大坝·凌霄花谷。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最美茶园、最佳深呼吸小镇,最美古村落、森林小镇、古树名木公园等星罗棋布。青川是春看花夏避暑、秋观红叶冬赏雪、一年四季皆风景,是名副其实的“天然大氧吧,全域山水画”、“绿野青川,全域风景,世界本来的样子”,被誉为:美丽乡村的样板。

三、青川,是自然保护的圣地

青川是中国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核心区,是全世界野生大熊猫分布密度最高的县,目前境内有野生大熊猫54只,先后有8只大熊猫作为友好使者旅居世界各地。其中最著名的吉尼斯纪录保持者,世界最长寿大熊猫、旅居香港海洋公园的熊猫佳佳;
为了世界和平、打开中美交往大门的使者,1972年旅居美国华盛顿公园的玲玲,均出生在青川。

很多朋友问我,青川国家5a级景区有几个?青川没有,但青川有个世界级的、含金量更高的名片,青川的唐家河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入最佳保护绿色名录,全世界只有23个,中国只有6个,青川唐家河列入了首批绿色名录,而且是第一名。从这概念上讲,她是全世界自然保护人士心中的圣地,被中外专家誉为“天然基因库”和岷山山系的“绿色明珠”,这里面有大熊猫、川金丝猴、扭角羚、绿尾虹雉等国家Ⅰ级保护兽类7种、鸟类6种,占整个四川66.67%,Ⅱ级保护兽类17种、鸟类42种,占四川56.76%,是全世界野生动物遇见率最高之地,是全世界野生大熊猫分布密度最高之地,是银杏、珙桐等珍稀植物隐长之地,生物多样性热点之地。它蕴藏着世界东方生态密码,也蕴含着世界东方人文密码,是解读世界生物演化历史的钥匙,被誉为:“世界遗产、人类财富、中国亮点、四川名片”。

四、青川,是绿色发展的标兵

自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会议上指出,“发展全域旅游,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全国上下立即行动起来,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全域旅游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域旅游的安排部署。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给了我们很多指导、帮助和支持,2016年的桐庐会议、2017年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2018年的《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2019年的新县会议,包括这次培训会,都是安排指导、交流借鉴的好平台、好机会。

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工作,鲜明提出“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旅游定位,并于去年4月29日,召开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提出经过5年努力,要把四川建设成为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文化高地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创新工作,努力做好“三九大”文章,大家也都看到了今年以来,四川向全世界推出的熊猫文化文宣,那是真正的高大上。

2016年12月,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专家评审通过了《青川县全域旅游规划》,由杨振之教授领衔制定的《青川县全域旅游规划》成为四川第一个通过省级评审的规划。在国家、省、市文化和旅游部门指导帮助下,我们努力把纸上规划逐步变成现实。

全域旅游成效初显。近年来,我们的生态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先后举办了白龙湖搏鱼大赛、国际半程马拉松赛、欧美职业国际篮球对抗赛、国际职业拳击赛,青溪古城音乐节、群星演唱会等活动,青川生态旅游宣传片免费登上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大屏,应邀出席第二届中国(天津)创新创业助推乡村振兴国际论坛,与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联合举办了第三届世界乡村旅游大会暨“一带一路”世界乡村旅游湖州峰会,并在峰会和论坛上作主旨演讲,向世界传递青川声音、展示青川魅力、发出青川邀请。青川先后荣获“全国最具魅力生态旅游县”“四川省十大最休闲县区旅游目的地”称号。2019年9月,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领导在世界旅游联盟·湘湖论坛上肯定青川:积极推进全域旅游,走出了一条特色绿色旅游发展之路;
2019年11月,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原部长雒树刚在全国全域旅游推进会上点赞青川全域旅游创建的机制创新。2016—2019连续四年,荣获中国国家旅游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奖、乡村振兴旅游目的地奖、全域旅游目的地奖。

2017—2019年接待游客数及旅游收入均保持20%以上的增速。目前全省已有20余个市县党政代表团来青川考察学习,青川文化和旅游事业历史性地在四川这样旅游大省里进入到三甲位置。

研学旅游方兴未艾。近年来,国际盛会先后在青川召开,2017年国际自然保护地联盟年会:来自美国、俄罗斯、法国等27个国家的120余名自然保护专家参加。2018年中国—东盟野生动物保护培训会:来自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等12个国家代表在此交流探讨野生动物保护经验、林业和野生动物保护合作。2019年4月第14届国际水獭研讨会: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水獭研究专家与保护者代表150余人参加会议,这是世界水獭保护最高水平的会议,第一次在中国召开。同时,我们常态化与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wwf(世界自然基金会)、gef(全球环境基金)、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北京山水等国内外社会组织和清华、北大、人大、交大、复旦、浙大等知名高校,还有北京、上海、香港等地中学生团队开展研学交流活动,唐家河逐步成为国际知名的研学交流平台。2020年2月24日,四川省委彭清华书记视察青川后,称赞青川大有希望!2018年11月17日、18日,四川省尹力省长用两天时间深度调研青川后指出,“青川生态旅游环境比国外还好,青川要打造大熊猫品牌,将唐家河建成国际知名研学交流平台。”

生态农业独具特色。青川,是中国著名的“山珍之乡”“食用菌之乡”“名茶之乡”,是中国最早的十个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之一,是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国家生态农业试点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有七佛贡茶、青川黑木耳、青川竹荪等3个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
有青川黑木耳、青川天麻、青川竹荪、七佛贡茶、白龙湖银鱼、青竹江娃娃鱼、唐家河野生蜂蜜等7个国家地标产品,数量居四川省183个县第一。来到青川旅游,青川山珍是必带的旅游产品。

青川黑木耳,采取沿用了1000多年的生产工艺,产出的黑木耳具有色泽深遂,细质滑美,柔而不腻,味道清香,无污染等诸多特点,是中国黑木耳国家标准,畅销全国各大城市,大量出口日本、东南亚、欧洲等地区。

七佛贡茶,是最早的茶叶贡品,具有“皇室血统、格格基因”。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早在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伐纣成功后,苴国侯(苴国,今广元一带,国郡设于今老昭化,称葭萌关),用当地所产的桑、蚕、丹、漆、茶等上供给周武王,这是迄今为止茶叶作为贡品最早文字记载。经考证,青川七佛乡就是巴的茶叶主产区。七佛贡茶始于商末周初,而名盛于女皇武则天时期,有“女皇未尝七佛茶,百草不敢先开花”“女皇平生饮最爱,唯有七佛贡茶来”的千古佳话。唐代陆羽《茶经》中就记载:“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如今,在七佛乡场镇的老街背后,贡茶园至今遗迹尚存,依然能见到许多野生的大茶树,高墙古树,依然透着皇家风范。七佛贡茶基地是岷山山系三大茶叶基地之一,目前全县有机茶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产值17.38亿元。经中茶所权威检测,青川七佛贡茶的茶多酚、氨基酸、水浸出物指标表现十分卓越,未检测出任何农药残留,被专家誉为“中国最有机、最绿色的茶品”。七佛贡茶多次荣获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亚太茶茗大奖赛金奖、中茶杯一等奖,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品牌价值达13.62亿元(全省同类第四)。目前,七佛贡茶被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授予“中华文化名茶”,2016、2017连续两年获亚太茶茗大奖赛金奖(第一名)。

2018年4月,浙江省安吉县黄杜村党员给总书记写信提出向贫困地区捐赠白茶苗,总书记批示后,我们积极争取,2018年7月,青川成为四川唯一的受捐地,并在10月茶苗启运仪式上代表三省四县作发言。浙江省委书记、省长作出批示,四川彭清华书记、尹力省长等省领导分别作出批示。今年3月成功试采试制,5月22日,人大代表青川女孩徐萍带入全国“两会”会场;
5月23日《四川新闻》头条、5月27日《浙江日报》头版重头报道;
5月28日央视新闻连线徐萍,在总书记“两山”理念发布15周年之际更有意义。

主要做法

一、体制机制围绕旅游“改”,建成统筹全局的管理体系

成立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全域旅游领导小组,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在文化和旅游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悉心指导下,结合青川实际制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和《任务分解表》,将8大类258项任务分解到15名责任领导46个责任单位,将全域旅游工作纳入目标考核。改革成立县旅游发展局,下设4个片区管理局和36个乡镇旅游产业办。率先完成旅游综合执法体系改革,成立旅游执法大队及9个旅游警察中队、11个旅游工商所、5个旅游巡回法庭。建有“花果人间”等综合或专业旅游协会14个,会员2600余人,行业自律制度健全,每年开展活动20余次。

二、政策措施围绕旅游“定”,形成全员参与的创建氛围

将旅游业定位为主导产业,旅游发展局作为县规委会成员单位,拥有一票否决权。在四川省率先编制通过《青川县全域生态旅游目的地发展规划》,作为上位规划与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等各规划深度融合。出台《关于加快绿色崛起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县的决定》,制定金融、招商、用地、人才等系列配套政策,每年预算5000万元旅游发展资金,统筹各类资金支持旅游项目建设。

三、公共服务围绕旅游“建”,提升全域便捷的接待能力

3条铁路、3条高速纵横全境,通景公路均达3级以上标准。建成青竹江山水画廊、姚唐乡村走廊、茶观路风情廊道3条自驾景观道和环城绿道、环白龙湖绿道、青溪—阴平绿道3条城市绿道。开通旅游观光巴士及旅游专线,实现车站、集散中心、景区无缝接驳,建成运行高效的“快旅慢游”交通网。

投资1.6亿元,建成全域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服务区(点)29个。科学布点生态停车场,面积约30万㎡。构建大数据中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8个,开发了智能导游app,完成景区大数据接入和实时分析,实现“一部手机游青川”。投资2100余万元,推进“厕所革命”,建成48座a级厕所,建立“以商建厕、以商养厕、以商管厕”的建管养营新模式。

四、业态产品围绕旅游“供”,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

构建“一心一极两廊四区”产业布局,推动旅游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建成现代农旅产业园10个、工旅融合示范园5个、文旅体示范基地3个、民俗风情小镇等特色小镇12个、精品乡村旅游点20个、传统村落4个,建成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示范社区等新业态13个,开发唐家河科研游学精品线路9条,建成8条美食街区。

依托青川黑木耳等7个“国家地标产品”,开发旅游特色商品5类84种,建成a级旅游购物点17个。7月22日,全国政府单位采购扶贫产品推进会,财政部通报扶贫产品数量,青川以922款居四川省第一名,全国第四名。《山歌再起》《展读青川》等景区文艺节目常态化演出。

五、市场监管围绕旅游“立”,营造安全和谐的市场秩序

实施标杆引领计划,制定景区动物观赏等四项研学旅游标准,成功创建四川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建立部门联合执法监管制度,常态化开展“利箭行动”“春雷行动”,每年开展检查10余次。建立旅游市场“黑名单”制度,完善旅游经营诚信体系。构建线上线下投诉网络,入选《四川依法治省年度报告(2018)》。建立“红立方”志愿服务站13个,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定期举行消防安全、森林搜救、水上救援演练,成立唐家河景区救援队,探索商业救援模式。连续五年实现了旅游零安全事故和涉旅投诉处理满意率100%,社会安全感满意度测评全省第一。

六、资源环境围绕旅游“抓”,坚守绿水青山的生态底色

完成文化旅游资源普查,制定青川木牍等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专项保护方案。首创“十二户联洁制度”和垃圾银行,通过取缔白龙湖网箱养殖、河道整治、天保工程、“三边三化”“三改一整”等行动,确保了天蓝水清河畅岸绿。探索建立的旅游“三资入股”“飞地扶贫”“电商扶贫”等青川模式带动79个贫困村2万余名贫困人口人均增收917元,获得国务院扶贫办充分肯定,入选联合国减贫组织现场教学案例和文化和旅游部乡村旅游案例百则;
2019年12月,青川“三三联动”模式创新拓宽旅游扶贫新路径获得2019年中国脱贫攻坚与精准扶贫十佳案例奖。“端农家碗吃旅游饭”已成为青川文旅助农增收、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七、市场营销围绕旅游“转”,彰显绿色生态的品牌特色

建立政府、行业、媒体和社会多方参与的营销机制,财政每年安排营销资金800万元。常态化举办大熊猫国际旅游节、白龙湖搏鱼大赛等7大四季型节庆活动。在央视《新闻联播》《地理中国》、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开展宣传报道和广告投放,利用两微一端、抖音进行新媒体营销。四川县级综合传播力指数,2020年3、4、5、6、7、8月,青川分别是第14、第10、第4、第2、第5、第1名,熊猫家园、大美青川已经稳定地处于四川的第一方阵。

全域旅游再出发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压力更大、任务更重,但目标更清晰、信心更坚定。一年来,我们重整行装再出发,立足绿水青山,用好金字招牌,持续深化全域旅游,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努力建设世界级的游学研学基地和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县。

一、深化体制改革。2019年完成机构改革,成立文化旅游和体育局,昨天杨厅长讲,文化第一、旅游第二、体育第三,这三个结合,就是好上加好,再加好,按我们四川话来说,就叫“只有那么好了!”。“诗与远方”的携手,使文化和旅游融合进一步深化。完成文化旅游执法体制改革,组建文化旅游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常态化开展“双随机”工作,进一步厘清了文旅市场监管机制。各乡镇设立了乡村建设和文化旅游发展中心,基层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再迈出一大步。

二、统筹文旅规划。始终把全县作为一个全域的文化和旅游大景区来谋划布局,从空间、产业、要素等方面实现“域”的完备性。空间域就是以单一景区到不同功能区为架构的空间域;
产业域就是从单一旅游形态到复合产业形态;
要素域就是从单一的旅游资源开发到旅游生态建设。构建起“以唐家河为支撑的西部生态康养旅游,以白龙湖为依托的东部滨水休闲旅游,以青川地震遗迹国家地质公园为主体的南部山地休闲旅游,以县城为核心的旅游集散中心”的全域生态旅游大景区。在《青川全域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多规融合。启动编制“十四五”融合发展规划,这次规划编制,重在文化和旅游融合上下功夫。我注意到,胡和平部长履新后,先后到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国家文物局和敦煌研究院等地调研文化文物工作,体现了对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要求,青川不仅有丰富的生态资源,更有众多的历史文化资源,还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按照文脉相承、内涵相关、业态互补、特色各异的原则,进一步解决好交通配套、项目带动、人才保障、土地供给及产业基金安排等基础性问题,要做好融合这篇大文章。大力推广实施“点状供地”,探索“坡地村镇”模式,深度融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新格局。

三、做大文旅项目。坚持把项目投资作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主引擎。青川以发展全域旅游配合国家重点战略实施,推动重点区域旅游协同发展。一是与国家公园建设结合,建设中国大熊猫国家公园核心区,作为川陕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努力打造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新产品、新地标。二是将发展全域旅游融入到区域发展战略中来,深度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区域旅游资源协同开发,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昨天,杨建武厅长讲的“新天仙配”给我很多启发。近年来,青川依托天盛、唐家河旅游公司等投融资平台,包装项目128个,融资20亿元,激活社会资本300多亿元。

四、提升文旅品质。通过将微景观与大景观串线成面,实现“旅游+”和“+旅游”的有机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地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服务品质。持续推进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建成高铁站游客集散中心、13座熊猫生态厕所、10座智能旅游厕所、8家“途书小驿”休闲书屋,“厕所+书吧”“厕所+观景”“厕所+咨询”等模式全面推广。积极推进旅游服务信息化建设,全面融入“智游天府”平台,着力构建面向景区、面向游客、面向商家的综合性智慧旅游平台。预算1500万元,出台《支持民宿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扶持美食发展的意见》,截至目前已经建成5家3星级以上民宿,申请在建民宿20余家,完成特色美食商标注册9个。

五、做强文旅品牌。围绕四川省建设“十大”知名文旅精品战略部署,推动文旅经济全面发展、文旅产业全面提升。深入贯彻落实“三九大”主题,四川省委提出“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在我看来能全面对接“三九大”的,就只有青川。青川是全省大熊猫文旅发展联盟首批发起单位,以熊猫和绿色生态为主题,以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为契机,主动融入“大熊猫寻踪之旅”线路规划,推出了2条大熊猫精品旅游线路,将大熊猫打造成为青川独具魅力的文旅名片,不断提升“熊猫家园·大美青川”的知名度美誉度。昨天,晓峰部长讲话中提出要建设世界级的旅游城市、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线路、旅游走廊。我们要努力把青川唐家河建成世界级的游学研学基地。疫情发生后,即时安排精品民宿山谷原舍作为湖北游客接待点,体现了青川的“温度”;
连续出台疫后旅游产业纾困措施,青川旅游已基本恢复到疫前同期水平。

六、吹响文艺号角。疫情期间创作抗疫歌曲《那一束光》《我们的战役》;
音乐快板《战新冠》、书画作品《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志愿者》《生活在新时代》《平安之旅》等精品文艺作品30件,摄影作品100多件,吹响了战胜疫情的青川号角。深入挖掘青川历史文化内涵,加大文艺精品创作力度,甄选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优秀特色文艺节目(如:《二面麻柳叶》《白水关》等)参加各类文化推介交流活动,并常态化在各a级景区进行展演。结合乡村振兴、采撷脱贫攻坚感人故事,创作歌曲《幸福的颜色》、音乐快板《说唱青川》、小品《茶山情》、民俗音乐《欢乐打谷场》等作品。

2008年,浙江省委提出把青川作为浙江一个县来建设,所以每次来浙江,见到浙江亲人都感到特别的亲切。今天,既是给文化和旅游部领导汇报,也是向全国县区同行做一个交流,同时,也是给浙江亲人们做工作汇报。

春花浪漫的时候、夏日清凉的时候、红叶醉了的时候、白雪纷飞的时候,都是青川最美丽的时候,永远盛装以待,炽热纯情,等您来......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