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以智范文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参考文献论文引用格式13篇(全文完整)

时间:2023-12-25 13:25:02 来源:以智范文网

参考文献论文引用格式(1)期刊[序号]主要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例如:[1]袁庆龙,候文义。Ni-P合金镀层组织形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参考文献论文引用格式13篇,供大家参考。

参考文献论文引用格式13篇

参考文献论文引用格式篇1

(1)期刊

[序号] 主要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如: [1] 袁庆龙,候文义。Ni-P 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

(2)专著

[序号] 著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2] 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31.

(3)论文集

[序号] 著者。文献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3] 孙品一。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现代化特征[C]。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科技编辑学论文集(2)。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22.

(4)学位论文

[序号] 作者。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如:[4] 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1998.

(5)报告

[序号] 作者。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例如:[5]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 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6)专利文献

[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例如:[6]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8,1983-08-12.

(7)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 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例如:[7] 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8)报纸文章

[序号] 作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例如:[8]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思路[N]。,1998-12-25(10)。

(9)电子文献

[序号] 作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的期/引用日期(任选)。

例如:[9] 王明亮。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EB/OL]。

参考文献的。类型

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

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标准

P——专利

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

DB——数据库

CP——计算机程序

EB——电子公告

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

DB/MT——磁带数据库

M/CD——光盘图书

CP/DK——磁盘软件

J/OL——网上期刊

EB/OL——网上电子公告

一、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1、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2、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6、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7、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

9、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

二、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根据GB3469 规定,各类常用文献标识如下:

①期刊〔J〕

②专著〔M〕

③论文集〔C〕

④学位论文〔D〕

⑤专利〔P〕

⑥标准〔S〕

⑦报纸〔N〕

⑧技术报告〔R〕

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

①磁带〔MT〕

②磁盘〔DK〕

③光盘〔CD〕

④联机网络〔OL〕

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例如:

①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

②磁带数据库〔DB/MT〕

③光盘图书〔M/CD〕

④磁盘软件〔CP/DK〕

⑤网上期刊〔J/OL〕

⑥网上电子公告〔EB/OL〕

三、举例

1、期刊论文

〔1〕周庆荣,张泽廷,朱美文,等。固体溶质在含夹带剂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J〕。化工学报,1995(3):317—323

〔2〕Dobbs J M, Wong J M. Modification of supercritical fluid phasebehavior using polor coselvent〔J〕。 Ind Eng Chem Res, 1987,26:56

〔3〕刘仲能,金文清。合成医药中间体4-甲基咪唑的研究〔J〕。精细化工,2002(2):103-105

〔4〕 Mesquita A C, Mori M N, Vieira J M, et al 。 Vinyl acetate polymerization by ionizing radiation〔J〕。Radiation Physics and Chemistry,2002, 63:465

2、专著

〔1〕蒋挺大。亮聚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27

〔2〕Kortun G.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M〕。 New York: Spring-Verlag,1969

3、论文集

〔1〕郭宏,王熊,刘宗林。膜分离技术在大豆分离蛋白生产中综合利用的研究〔C〕。//余立新。第三届全国膜和膜过程学术报告会议论文集。北京:高教出版社,1999.421-425

〔2〕Eiben A E, vander Hauw J K.Solving 3-SAT with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s 〔C〕。//Proc 4th IEEE Conf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Piscataway: IEEE Press, 1997.81-86

4、学位论文

〔1〕陈金梅。氟石膏生产早强快硬水泥的试验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学大学,2000

〔 2 〕 Chrisstoffels L A J 。 Carrier-facilitated transport as a mechanistic tool in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D〕。The Netherland:Twente University.1988

5、专利文献

〔1〕Hasegawa, Toshiyuki, Yoshida,et al.Paper Coating composition〔P〕。EP 0634524.1995-01-18

〔 2 〕 仲前昌夫, 佐藤寿昭。 感光性树脂〔 P 〕。 日本, 特开平09-26667.1997-01-28

〔3〕Yamaguchi K, Hayashi A.Plant growth promotor and productionthereof 〔P〕。Jpn, Jp1290606.1999-11-22

〔4〕厦门大学。二烷氨基乙醇羧酸酯的制备方法〔P〕。中国发明专利,CN1073429.1993-06-23

6、技术标准文献

〔1〕ISO 1210-1982,塑料——小试样接触火焰法测定塑料燃烧性〔S〕

〔2〕GB 2410-80,透明塑料透光率及雾度实验方法〔S〕

7、报纸

〔1〕陈志平。减灾设计研究新动态〔N〕。科技日报,1997-12-12(5)

8、报告

〔1〕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密相气力输送技术〔R〕。北京:1996

9、电子文献

〔1〕万锦柔。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DB/CD〕。北京: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参考文献论文引用格式篇2

1.会议论文

traugott, e. c. promise and pray-parentheticals[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elev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lish historical linguistics, santiagov de compostela, spain, september 2000.

崔希亮。 事件情态和汉语的表态系统[r]。 第十二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论文,湖南长沙,2002年4月。

2.论文集论文

bybee, j. the grammaticization of zero: asymmetries in tense and aspect systems [a]。 in w. pagliuca (ed.)。 perspectives on grammaticalization[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4: 235-254.

文秋芳。 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a]。 文秋芳, 王立非。英语学习策略实证研究[c]。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55-259.

3.网上文献

王岳川。 当代传媒中的网络文化与电视批评[ol]。

, 2004.(2005年11月18日读取)

4.专著

bloomfield, l. language [m]。 new york: hol, 1933.

吕叔湘, 朱德熙。 语法修辞讲话[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52.

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 图书馆目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5.译著

saussure. f. de.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m]。 ed. c. bally & a. sechehaye. trans. r. harris. london: duckworth, 1983.

赵元任, 中国话的文法 (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m]。 丁邦新译。 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1968/1980.

6.编著/论文集

giacalone, a. & p. j. hopper (eds.)。 the limits of grammaticalization[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8.

北京语言学院语言教学研究所(编)。 现代汉语补语研究资料[c]。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2,

7.学位论文

tabor, w. syntactic innovation: a connectionist model [d]。 ph.d dissertatio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1994.

祖生利。 元代白话碑文研究[d]。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 2000.

8.期刊论文

bolinger, d. the atomization of word meaning[j]。 language, 1965 (4): 555-573.

朱永生。 名词化、动词化与语法隐喻[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6(2):83-90.

何龄修。 读顾城《南明史》[j]。 中国史研究,1998 (3):167-173.

9.词典

hornby, a. s.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 (6th edition) [z], ed. sally wehmeier. oxford: oup, 2000.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现代汉语词典(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dictionary)(汉英双语)[z]。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10.报刊文章

田志凌。 魔戒的尴尬与文学翻译的危机[n]。 南方都市报,2005-8-24(8)。

注: 先英文后中文,以字母顺序排列。英文部分times new roman,小四;汉语部分:宋体 小四号;均1.5倍行距,两行及以上悬垂缩进3个字符。参考文献要与文中夹注项对应。

参考文献论文引用格式篇3

1、前 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校校园网的普遍建成开通,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使得网络资源越来越被学者作为获取最新情报信息的重要来源。但是由于缺乏统一、详细的有关各种类型网络参考文献的著录标准,造成人们对于可作为网络参考文献的选择和著录随意性很大,对网络参考文献的揭示程度深浅不一、著录项目或多或少、著录格式不规范,这些给读者和编辑都带来很多不便,因此随之而来的就是有关网络信息资源作为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如何规范性问题的探讨了。

2、是否所有网络信息资源都可以用作参考文献的问题

本人认为不一定所有网络信息资源都可以用作参考文献。科学研究是一项非常严肃认真的探索活动,它所用的任何论据都必须建立在确定无疑的事实基础之上。正如印刷型的文献在被引用时,一般都要求是正式出版的书籍和公开发表的文章,未正式发表的论文及内部资料不得被引用。有些网络信息资源没有经过出版部门或权威部门的审定,其可信度难以确定。因此使用网络资源必须谨慎从事,网络信息资源能否作为参考文献,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作者引用网络信息资源作为论据和论证,那他必须引用可信度较高且经过认证的文献,也就是具有真实性和权威性,如一些著名的数据库、电子期刊上正式发表的文章、印刷型期刊或图书的电子版、政府机构网站、一些权威的学术网站、电子公告等。而且这些网络文献是能被他人获取并加以查证和利用的,因为学术的积累是一个前后相继、环环相扣的过程,如果今天研究的是以大量后人无法验证的文献为起点,就会给今后学术的正常发展制造障碍。如果网络信息只是对作者的写作提供了一些灵感或感受,则可以把电子论坛、电子邮件、个人主页等不大正规的文献作为参考文献。

3、网址著录问题

总结大全

3·1 存在的问题 毕业论文

3·1·1 著录内容的段落格式问题 思想汇报

有些人把作为文献出处的网址和其它所有的著录事项连续著录为一段,而有些人将责任者、题名等著录事项著录一段,将作为文献出处的网址另外著录一段。

3·1·2 网址组成字母大小写问题

有些人把“http:∥”著录成“HTTP:∥”或“Http:∥”,把“www”著录成“WWW”等。 思

3·1·3 构成文献出处项的内容及格式问题

有些人把网址中的“http:∥”省去,直接就写“www.……”。有些人对网址添加各种说明和前缀: (1)网址前加“URL”或“online”或“网址”等词语; (2)网址前加上中文网站名称或在网址后加上中文网站名称并用括号括起来; (3)网址前加上“见”、“参见”、“另见”等反映网络参考文献的印刷型文献源与其相应的网络出处互见关系的文字。(4)在著录网址时,使用“()”或“〈〉”或“[]”把网址括起来。

3·1·4 网址著录是用域名还是IP地址问题

有人建议著录时统一采用域名方式,因为IP地址尽管数字本身也代表着一定的含义和一定的层次,但若不是内行的话,很难获知其中的准确含义和信息,而且用域名地址能够方便用户识别和记忆。

3·2 存在问题的探讨

3·2·1 著录内容在段落格式上应统一著录成完整的一段,中间不作任何的段落断开,如不能在文献出处(即可获得网址)前断开,另起一段。

3·2·2 作为文献出处的网址著录要严格按照浏览器中地址栏所显示的网址的字母准确著录,不要随意改变大小写。

3·2·3 对于作为文献出处的网址的著录格式应为:网络传输协议:∥+主机号(即域名,有时需要指定端口号) +文档主机上的路径及文件名。不能随意减少著录网络传输协议这一部分,因为它指定了访问所需文档时使用的协议,网络传输协议有“http:∥”、“ftp:∥”、“telnet:∥”、“gopher:∥”、“wais:∥”、“file:∥”等。另外,作为网络参考文献的出处直接提供网址就行了,没有必要加前置或加上一些符号来说明表示这是网址或者用中文网站名称来对网址说明解释,因为这个位置著录的就是文献的出处,其它的文字都是多余的。

3·2·4 一般来说,对于同一网站主页的“地址”有两种,即域名地址和IP地址。其实无论是著录域名地址还是IP地址都不是问题,因为它们都是网络文献出处的标志,读者不是靠是否看得明网址所代表的含义才决定是否打开来看的。而且有些时候通过超链接或直接在浏览器的地址处输入实名进入某网站后,地址栏显示的是该网站的IP地址,那这时候又如何把这IP地址转化为域名地址呢,这确实有困难。因而即使有心想著录域名地址也没办法,只能是著录IP地址了。所以本人觉得浏览器显示的是哪个地址就用哪个,如果你同时两个都知道的话就用域名地址。

4、网络文献的发表时间、更新时间与引用时间是否有必要著录问题

有些人认为:

(1)要在网络参考文献最后著上更新频率有助于读者作出是否在网上查阅此文献的决定。

(2)对于互联网文献资源,可视作连续出版物,由于在同一站点(地址)上有内容的更新,该网页的更新时间,可以视作出版时间。静态页面可以只著录其地址,而无需著录时间,动态页面则必须著录地址和时间。

(3)网上文献时间概念是很强的,故引用日期也显得尤为重要,从引用日期就可以大致确定文献在网上还存不存在。因此网址和引用日期著录在一起,构成文献的网上来源。

(4)在网址之前,则著录文献发表日期。对于纯电子版的只著录电子版发表日期,若还有印刷型的,则著录在电子版日期之后,中间用“/”隔开。

以上这些观点都强调了网络参考文献中著录发表时间、更新时间与引用时间对于读者是否选择该资源进行查阅来说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提出疑问,如果作为文献出处的网址所指向的内容改变了,难道靠这些能找到当时那个被引用的网络文献吗?

(1)更新频率、更新时间哪里得来?它如果是动态网页的话,所著录的网址无论更新时间多短或者多长,那网址将来都不一定标志着参考文献中所引用的那个网络资源了。

(2)著录引用时间到底有着什么实际的意义。文章发表后读者根据参考文献中著录的网址是否仍能找到同样内容已经是未知数了,参考文献是否存在与它被引用的时间实在没有什么必然联系。下面是一个被强调要著录更新时间或发表时间与引用日期的举例:[1]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即使这里著录了两个不知是发表时间还是更新时间与引用时间,但是网页打不开了。但是,对于网络文献的网络发表时间如果在文献中明确反映了,我觉得是应该著录的,网络文献既然以网络作为它的载体,其有在网络产生的时间,就如印刷型文献被引用时著录其被出版的时间一样。

5、电子文献类型标识及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识的符号问题

《规范》对于参考文献类型、电子文献及其载体类型标识分类如下: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表明其载体类型。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如: [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M/CD]——光盘图书[CP/DK]——磁盘软件[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本人认为《规范》对于电子文献类型的分类分得太笼统了,如果电子文献类型结合表1中印刷型文献类型的分类,那电子文献类型就比较完善了,因为大部分印刷型的文献类型也有网络版、光盘版,我们要对它们表示区别分类,而对于声音、图像、动画等类型的网络资源的类型标识就需要制定新的文献类型标识了。

6、网络参考文献的著录问题

《规范》对网络文献著录项目的内容和格式已有说明。网络参考文献著录项目大体包括: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这些项目应尽量著录完整,确实没有的可缺省。网络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类型标识/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的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但是根据所调查的期刊论文对网络参考文献的著录情况真是五花八门,见表4: 因此,本人认为随着网络信息资源越来越被学者所利用,各界的学术期刊应加强对网络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及内容有个要求说明,逐渐推动网络参考文献著录的规范化。

本人在此就网络文献有相应的印刷型文献时应如何著录问题探讨。这时的文献的出处就有两个了,印刷型文献源著录于前,网络文献源著录于后,这样著录可以使用户在不能上网或网页已经更新时,去查相应的印刷型文献。

著录的。格式应该是: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类型标识/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识]。印刷型文献出处。电子文献出处。

参考文献论文引用格式篇4

[1]叶新明。引文中伪引和漏引的机制[J]。图书馆学报,1998,(1):72—74

[2]陈希南,孙天启。浅析参考文献的含义及其著录规范化[J]。情报资料工作,2001,(1):49—52.

[3]刘 青,张海波。引用行为初探[J]。情报杂志,1999,(5):64—66

[4]李锡初。图书馆学论文文末参考文献所存在的[J]。图书馆论坛,1999,(3):33—35

[5]梁春阳。关于文献引文分析的思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97,(3):46—49

[6]刘献民。略论图书情报学论文中的“参考文献”[J]。情报,2001,(2):9—10

[7]刘 君。学术论著中的参考引文与知识产权问题探析[J]。图书馆,1997,(4):37—41

[8]凌兴珍。关于高校社科学报学术论文参考文献著录问题[J]。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82—89

[9]刘君玉。引文分析的评价[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8,(2):87—89.

[10]林蓉辉。引文分析质疑[J]。情报科学,1991,12(4):32—36

[11]李洪建。引文质量控制的理论思考[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6,(1):13—14

[12]梁春阳。社科文献中的反驳引文[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7,(5)

[13]宋明亮。我国图书馆学引文相关性研究[J]。图书馆杂志,1993,12(3):9—11

[14]陈益君。期刊上中引文相关性的受控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1995,(4):18—21

参考文献论文引用格式篇5

摘 要:网络发展速度迅猛,人们大量通过网络学习各种知识,了解世界各地的特色,而人们通过网络进行了解,最为常见的就是通过浏览网页和访问网站的方式。网站制作技术相对成熟。要把网站制作的吸引人,要有敏锐的新闻视点也要有成熟的制作技术。通常成熟的制作技术往往需要掌握一门高级语言作为前台开发工具,熟练掌握脚本语言,并且熟练应用数据库。本文主要介绍使用PHP脚本进行网站制作,介绍了PHP的发展、特点和优势,并简单阐述了在实际应用中的心得和体会。

关键词:PHP;脚本语言;数据库;网站制作

一、PHP简介

PHP的英文全程是”HypertextPreprocessor”我们通常翻译为超文本预处理器。是一种最早适用于开发源代码平台的一种语言,它编码形式灵活,可以于短时间上手,和C语言等语言有相似之处,便于学习。曾经出现过各种版本,现在使用一般选用5.0以上版本。这里也提出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建议,不要盲目追求最新的版本,真正的应用要求的是脚本语言使用便捷,提供服务完善,漏洞相对少相对了解。这样才适合实际的网站编程使用。PHP具有许多有点,首先PHP是一种跨平台性脚本,可移植性非常优越。这里指的跨平台指的是它不仅仅可以适用于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的平台,同时适用于UNIX系列的操作系统平台,不需重新编码就可以直接使用。而早期和PHP并驾齐驱的ASP就存在这个致命的弱点,移植性差。(当然随着技术发展,在系列也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PHP代码执行效率高,使得网站浏览时的速度得以提升,这也是PHP制作网站的一个明显优势。再进一步说PHP具有代码免费复制、浏览的特点,不需要向PHP公司支付任何费用,这使得PHP编程脚本语言发展的非常快。最后一点PHP具有强大的数据库支持,比如Oracle、SQL、DEBASE、MYSQL等数据库都支持PHP编程,尤其是MYSQL数据库,更是为PHP量身设计的。

二、PHP网站编程实际使用心得

(一)常用应用范围

也许是巧合,在当今网站制作中,南方城市使用PHP相对较多,北方城市相对较少,利用PHP实现网站变成,首先可以利用PHP里面涵盖了HTML语言,允许HTML语言的代码在PHP代码中进行使用。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利用简单的HTML语言实现一些外观效果也是常常采用的。而且PHP并不和高级语言变成矛盾,比如使用VC、VB这些高级语言编程,并不影响PHP的使用,所以初学者在使用的时候也不会弄混思路。

(二)PHP和数据库的配合

通常制作动态网站的时候实现对数据库访问,进行相应的增删改查等数据库操作时,选用直接在PHP脚本中使用PHP代码实现操作是可行的,尤其是MYSQL数据库,因此要使用好PHP必须要熟练掌握PHP对MYSQL的数据库操作语句。通常的操作流程是,首先要连接数据库mysql_connect("地址","mysql_user","密码"),这里实现的是使用IP地址,来和数据库建立相应的连接。然后使用mysql_select_db语句去选择你需要的MySQL中的数据库文件。选择好数据库,一般要使用mysql_query语句进行简单的数据查询,来确认连接是否正确,是否和预想的查询结果相同。接下来就可以进行你所需要的数据库操作了,比如数据插入等等。假设对应在论坛上,就可以是新用户发言的储存。

三、网站建设流程

使用PHP制作网站也有相应的流程,不能盲目进行变成。首先要确定网站的主题,也就是要制作那种网站,是个人网站、网上销售类网站、旅游类网站等等,换句话说要确定用户或者自己的需求是什么,想要制作什么。在主题确定之后,就要进行对网站首页进行规划,包括网站的主题风格,相关选择有很多比如民族特色、古韵故香、现代流行等等。接着就需要划分具体栏目,这跟实际编程联系密切。涉及到你编程时页面的设置、字体的大小、颜色与背景的铺设。表面看与编程关系不大,实际是息息相关的。一般来说每个栏目都要对应相对的下一级分网页。在这些规划完毕之后,就可以进行初步的PHP编程过程了,编程实现网站效果,栏目划分、数据库动态连接以实现网站信息储存与网络用户的互动。这块我们在使用PHP编程时要认真关注网站的总体原则和具体的划分,可以说PHP是工程的实现,要按照设计的蓝图合理进行。当然在后期可能还要进行一些美化工具来进行网站美化工作,并且为网站设计一个独特的富有特色LOGO,这样才是完成了网站的具体建设。

四、结束语

PHP脚本语言,出现时间较早。具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适用于制作各种类型的网站,可以和各种数据库配合工作,尤其是和MYSQL数据库的配合更为默契灵活。能够满足用户的全面需求。网站建设中利用PHP脚本实现动态网站的制作,是理想的选择。

参考文献:

[1]顾文兵,顾红菊。利用SERV—U实现学生个人网站[J]。教育信息化,2005,17.

[2]张旭东,孙淑英。制作个人网站应遵循的几点原则[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5,02.

[3]李杰。《互联网上个人网站的建立》教学设计[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01.

[4]韩宝玉,沙继东。浅谈个人网站设计[J]。才智,2011,02.

[5]穆肇南。浅析教师个人网站建立及应用[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1.

[6]洪宝光。个人网站DIY全接触之首页篇――设计网页封面[J]。信息技术教育,2003,04.

[7]侯秀峰。浅谈个人网站的建立[J]。集宁师专学报,2004,03.

[8]韩旭,王瑞。个人网站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04.

[9]王莉莉。创建教师个人教学网站(博客)丰富校园网络信息资源[J]。网络财富,2009,08.

[10]潘见炜。论创建教师个人网站的现实意义[J]。网络与信息,2008,04.

参考文献论文引用格式篇6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 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I.Gordon.;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1.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

[1] 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21(1):56-58.

[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3] Heider, E.R.& D.C.Oliver.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 67.

2.专著类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举例】[4] 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42.

[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

3.报纸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举例】

[6]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

[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

4.论文集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8]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

[9] 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A]. In C.Nelson & L. Grossberg(eds.).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pp.271-313.

[10] Almarza, G.G. 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 [A]. In D.Freeman and J.C.Richards (e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50-78.

5.学位论文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1-7.

6.研究报告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2]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9-10.

7.条例

【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

【举例】[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Z].1991—06—05

8.译著

【格式】[序号]原著作者。 书名[M].译者,译。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三、注释

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注释前面用圈码①、②、③等标识。

四、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与文中注(王小龙,2005)对应。标号在标点符号内。多个都需要标注出来,而不是1-6等等 ,并列写出来。

最后,引用毕业论文属于学位论文,如格式5

5.学位论文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1-7.

参考文献论文引用格式篇7

一、参考文献数量

参考文献的数量说明了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所采集的信息量的大小,反映了作者的文献环境及其吸收文献信息的能力,信息量越大,行文和判断时的参考依据就越充分。为此,笔者对我校7个院(系)本科毕业论文及其参考文献数量进行了统计。由表1可以看出:

(1)篇均参考文献量5. 0条,其中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篇均7. 8条,最少的是物理科学学院篇均3. 3条;

(2)未附参考文献的论文数占论文总数的比例很少,物理科学学院有16篇、计算机科学学院有6篇、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有2篇、数学科学学院有1篇;无图书参考文献的论文数136篇,占总论文数的6. 7%。无期刊参考文献的论文数1 076篇,占总论文数的53%。

以上数据说明,多数毕业生较为充分地占据了相关参考资料,部分毕业生不熟悉论文写作文献资料的查阅内容、方法。或者只重视图书、或者只重视期刊,文献的占有不是很丰富。本文调查的论文不排除一部分有用文献未被纳入参考文献之列等现象。

二、参考文献类型

参考文献是论文作者使用各类文献的记录,参考文献的文献类型大致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电子信息资源、特种文献等通过对本科生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类型的统计,可以了解各学科专业论文的撰写情况。

文参考文献来源和成分构成,从而确定各类文献载体的文献信息价值、地位与作用,有利于文献资源建设。从表2可知:由于图书具有内容专深、论述系统、观点成熟等特点,引用量最大,占参考文献总量的61. 7%,如数学科学学院大部分参考文献均为图书参考文献;期刊因具有出版周期短、内容新颖、时效性强、研究面广、传递速度快、检索使用方便等特点而位居第二,占参考文献总量的29. 9%;其他合计占8. 4%。在所有学院各专业调查中,只有化学学院的期刊参考文献数超过了图书参考文献,占本专业参考文献总量的69. 8%。以上数据表明:

(1)从整体看,在撰写毕业论文前的准备阶段——搜集资料过程中,毕业生对于图书文献的偏爱超过了其他任何类型的文献信息,而对于相关的学术性期刊这一类科学研究工作最重要情报源的利用相对偏少;

(2)毕业生全面检索信息资源,特别是网络信息资源检索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3)图书馆对于各种类型文献资源的宣传辅导等主动服务工作还需加强。另外,笔者对图书参考文献中工具书的数量作了进一步调查,发现对工具书的利用率较小。

三、参考文献语种

通过对参考文献语种的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我校本科生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利用国内外文献信息的情况、吸收文献信息的能力以及外语水平的程度。从表2可以看出,化学专业毕业论文的英文参考文献量最高,其次是物理、生物、数学学院,这说明我校化学专业的学生比较重视英语文献,具有利用英文文献的能力;物理、生物,数学学院的毕业生稍有对外文文献信息的吸收、利用意识。从表3看,我校师范本科生毕业论文中除了4%的参考文献为英文文献外,其余均为中文文献信息。外文参考文献偏少,语种单一的现象说明:

(1)我校本科毕业论文对外文文献的重视程度不够;

(2)我校本科生的外语水平有待提高,阅读外文资料、检索利用外文信息的能力有待增强;

(3)图书馆应加强外文文献信息的宣传和导读等工作。

四、参考文献年代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年代的分布情况是测评论文新颖性的标志之一。论文作者引用的文献新且具有权威性,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论文的水平和创新性。对参考文献年代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是参考文献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还反映了被参考文献的出版、传播和利用情况,是探讨文献老化情况的重要手段,据此可以确定各专业文献的阅览方式和保存年限,使文献利用率达到最佳值,如最大参考文献年限反映了文献最活跃、最有生命力的时期,可以说是文献的最佳利用时间。我校本科生各专业毕业论文引用书刊文献的年代分布如表4和表5所示。总体来看,图书的最大参考文献年限是出版后的第9—10年,占图书参考文献总量的25. 9%;最高引用区间是出版后的1—4年,占37. 9%;期刊的最大参考文献年限是文献发表后的第10年,占期刊参考文献总量的25. 7%;最高引用区间是发表后的1—4年,占期刊参考文献总量的46. 7%,各学院无明显差别。统计表明:

(1)由于毕业论文写作时间在每年的3—5月间,因此,当年出版的文献引用较少;

(2)从图书参考文献来看,数学、生物学、化学学院毕业生的论文材料相对陈旧的利用率反而高,其他专业的参考文献相对新颖;

(3)引用期刊参考文献的毕业生中多数还是能够密切关注学术界的最新动态,收集和利用最新的科研信息。

五、结果与讨论

本次统计分析,发现了我校毕业论文中参考文献的引用有积极的方面和不足的方面,其结果如下:

1·参考文献量分布均匀,专业不同,引文量显著不同,生物学院篇均参考文献7. 81;地理学院篇均参考文献6. 98;化学学院篇均参考文献5. 08; 3个院系篇均参考文献6. 67;通过这一组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校毕业生查阅文献资料比较全面,具有治学谨严的科学态度,传媒学院篇均参考文献4.。 56;数学学院篇均参考文献4. 48;物理学院篇均参考文献3. 28;计算机学院篇均参考文献3. 78; 4个院系篇均参考文献3. 88,且都是教材类的图书。通过这一组数据,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校毕业生查阅文献资料途径比较单一。从部分学科看,教材类的图书占有量远远大于期刊,学生依靠教材作为研究指导,反映了我校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研究水平起点较低。

2·参考文献类型分布不均匀,专业不同,文献类型不同,生物学院、地理学院,图书、期刊基本一致;化学学院期刊较多,图书较少;传媒、数学、物理、计算机学院图书多,期刊少。经笔者随机调查了解,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主观因素:部分学生写毕业论文时查文献资料主动性不够,态度不端正,探索某一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积极性不强,因而只查阅一两种图书或期刊,存有应付心理;客观因素:受学科、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毕业设计内容限制,像计算机专业学生所做的毕〖〗业论文,一般都是教师研究的科研课题内容,论文以设计为主,如:编程、制作网页、制作课件,这些设计以某门课程为主,利用教材就可以解决问题,至于学生解决的问题是验证性的,还是该领域的尖端问题,对此没有深入的评价。所以,部分学生失去了查阅大量文献的积极性。再则,学生大量的使用教材类的图书,是因这类图书讲解比较系统,学生容易掌握。而期刊主要刊登层次高的研究论文,学生由于学识水平有限、基础知识薄弱,不容易看懂,因此,不愿查阅期刊。从学校到院系,对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要求不高,少数学生选题后,忙于复试、找工作、最后草草写个综述、个别懒惰者,甚至抄袭他人研究成果,以达到毕业为目的。

参考文献论文引用格式篇8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 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I.Gordon.;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1.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

[1] 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21(1):56-58.

[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3] Heider, E.R.& D.C.Oliver.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 67.

2.专著类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举例】[4] 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42.

[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

3.报纸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举例】

[6]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

[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

4.论文集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8]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

[9] 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A]. In C.Nelson & L. Grossberg(eds.).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pp.271-313.

[10] Almarza, G.G. 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 [A]. In D.Freeman and J.C.Richards (e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50-78.

5.学位论文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1-7.

6.研究报告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2]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9-10.

7.条例

【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

【举例】[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Z].1991—06—05

8.译著

【格式】[序号]原著作者。 书名[M].译者,译。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三、注释

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注释前面用圈码①、②、③等标识。

四、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与文中注(王小龙,2005)对应。标号在标点符号内。多个都需要标注出来,而不是1-6等等 ,并列写出来。

最后,引用毕业论文属于学位论文,如格式5

5.学位论文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1-7.

参考文献论文引用格式篇9

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注释前面用圈码①、②、③等标识。

参考文献论文引用格式篇10

[关键词]会议;报道;新途径

会议新闻相对于其他报道领域而言,具有政治性和政策性强、权威性强、新闻性突出、信息量丰富等特点,做好会议新闻,不仅是衡量一家新闻媒体价值观的重要指标,而且也往往会受到受众的高度关注。

因此,改进会议报道已成为新闻媒体和受众的共同心声。

会议新闻的报道一直是新闻报道的瓶颈,新闻媒体在改进会议报道上作了很多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会议报道与观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报道思路、报道模式、报道手法仍旧单调俗套、陈旧呆板;新闻含量、知识含量低的问题依然突出;报道会议程序多、出席领导名单多、套话空话多的现象照样没有得到根本转变。

改进会议新闻报道,对领导活动的新闻报道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改进会议新闻不是不报,也不只是简单地减少,关键在于怎么报,怎样提高会议报道的质量,以求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这就取决于新闻工作者的素质。

在报道形式上要“改头换面”,改变会议报道会议的做法。

报纸、电台、电视台都应如此。

要把“会议”的字眼隐藏在报道中间,而不是一上来就劈头盖脸“闪亮登场”,避免报道以会议新闻的面目出现。

在报道内容上要突出重点,以新闻价值为取向,更多地关注挖掘会议中对实际工作有指导意义的内容和人们关心、观众感兴趣的新鲜信息,力戒空泛和一般化。

一、正确认识各种各样会议的积极意义

现在各种各样的会议无所不在,无时不有,除了众所周知的人大、政协和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以外,诸如新闻发布会、劳模事迹报告会、动员会、现场会、汇报会、观摩会、座谈会、电视电话会,以及各种各样的庆典等等,几乎天天都有,形式繁多。

在信息化的时代,会议新闻只有通过媒体甚至电视现场直播,才能以最快的速度传播给受众,以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

对此,必须正确看待会议。

其积极意义体现在有价值的信息多:形形色色的会议,能够反映、透露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经过筛选,有的信息可能就会成为一条大新闻;反映的热点问题多:开会,常常是为了解决人们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社会上出现的热点问题。

这些难题和热点问题,正是媒体所必须关注和要报道的,也是受众最需要了解的;新闻人物多:可以说,有些会议不是领导者,便是典型的人物,而恰恰这些人物不是带有向导性便是受众的楷模,很能吸引人们的眼球。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那些海量的会议新闻,对媒体来说可能应接不暇,但也给记者提供了捕捉新闻的许多机会。

如果我们的记者具有一双发现新闻的慧眼,并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就会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使各种各样的会议成为丰富的新闻源。

新闻媒体本身就担负着上传下达的任务,有责任贯彻重要会议精神。

同时,各级党务、政务、军务活动报道,无论按新闻定义去套析,还是用新闻价值去辨析,都有实实在在的内容。

二、掌握挖掘会议新闻的途径

主题选取:这是一种比较省事的方法,就是选取一个主题报道会议:而要求这个主题必须合乎会议的主旨,不能乱贴标签;必须是受众关心的话题;必须有新意。

在此基础上,对那些主题十分明确和单一的会议,只要有新闻价值,可直接点题加以报道。

对综合性会议和多主题的会议,有记者提炼出报到道的主题。

会议的标题不能就会议写会议,这样反而吸引不了受众的眼球,可以抓住内容重点,改写会议标题。

摘要播发:可根据其新闻价值和受众的需要来确定,既可全文播发,也可摘要播发,或者另发,该长则长,该短则短,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要。

内容变通: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如果满篇都是空话套话,都是“认识”、“要求”,难免令人产生厌烦的心理。

写会议新闻要善于把会议的内容“变通”为新闻信息,淡化说教味,增加信息量。

巧选角度:要根据会议精神,从领导的一句讲话中或会上的花絮里,找出好的新闻角度和思路,找出新鲜材料。

节外生枝:即记者抓住会议报道之外又与新闻有关的新闻,它常常是由于会议的采访者凭借新闻敏感的“意外”发现。

不拘一格:新闻体裁的种类有很多,根据会议内容的不同特点,我们还可以用新闻的“十八般武艺”传播会议中的新信息。

比如,会议侧记、会议花絮、人物专访、新闻评述、答记者问、现场报道、解释性与分析式报道等。

摘要要点:我们有的记者总感到会上的东西都很重要,哪一项内容都不敢放弃,结果一些有价值的新闻常常被淹没在面面俱到中。

这就需要我们的记者,分清所开会议哪些具有广泛的普遍宣传意义,哪些只具有局部或行业的宣传意义,哪些是受众的关注点,哪些是少数群众的关注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不同特点,不计其余,摘其要点,选择最有价值的东西予以报道。

就会论会:无论什么样的会议,都会折射出时代的风貌,体现组织者的思路,反映领导者的作风。

会风总与党风、民风紧密相连。

因此,新闻记者可以就某种会议的本身写出新闻来。

剥离分解:有人把会议报道看成是报道会议,开幕必“隆重”,闭幕必“圆满”,无论开幕还是闭幕,都得列人数、排名次、登讲话,报道内容照顾到方方面面。

对此可采用剥离分解法,从中分解剥离出一些政策信息、经济信息、新闻信息。

至于会场内外同会议有关联的,哪怕是一个片段、一个侧记、一个趣闻、一个亮点,都可作为会议花絮来播发。

同样也可为新闻生色、增光。

挤出“泡沫”: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会议报道,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召开了什么会议、什么人参加、什么人主持、什么人到会讲话,而且把讲话原封不动地搬上屏幕和版面,从认识到意义,从做法到体会,从存在的问题到解决的方法等等,使人看了犹如听了一场工作报告,非常辛苦。

对此可采用挤出“泡沫法”,运用“提要式”,把会议最精华的东西提取出来,让人看了既节省时间,又一目了然。

总之,会议报道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事情。

要求记者必须凭借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依靠自己的新闻敏感,从寻常的会议中挖掘出不同寻常的新闻来。

参考文献论文引用格式篇11

一、参考文献数量

参考文献的数量说明了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所采集的信息量的大小,反映了作者的文献环境及其吸收文献信息的能力,信息量越大,行文和判断时的参考依据就越充分。为此,笔者对我校7个院(系)本科毕业论文及其参考文献数量进行了统计。由表1可以看出:

(1)篇均参考文献量5. 0条,其中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篇均7. 8条,最少的是物理科学学院篇均3. 3条;

(2)未附参考文献的论文数占论文总数的比例很少,物理科学学院有16篇、计算机科学学院有6篇、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有2篇、数学科学学院有1篇;无图书参考文献的论文数136篇,占总论文数的6. 7%。无期刊参考文献的论文数1 076篇,占总论文数的53%。

以上数据说明,多数毕业生较为充分地占据了相关参考资料,部分毕业生不熟悉论文写作文献资料的查阅内容、方法。或者只重视图书、或者只重视期刊,文献的占有不是很丰富。本文调查的论文不排除一部分有用文献未被纳入参考文献之列等现象。

二、参考文献类型

参考文献是论文作者使用各类文献的记录,参考文献的文献类型大致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电子信息资源、特种文献等通过对本科生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类型的统计,可以了解各学科专业论文的撰写情况。

文参考文献来源和成分构成,从而确定各类文献载体的文献信息价值、地位与作用,有利于文献资源建设。从表2可知:由于图书具有内容专深、论述系统、观点成熟等特点,引用量最大,占参考文献总量的61. 7%,如数学科学学院大部分参考文献均为图书参考文献;期刊因具有出版周期短、内容新颖、时效性强、研究面广、传递速度快、检索使用方便等特点而位居第二,占参考文献总量的29. 9%;其他合计占8. 4%。在所有学院各专业调查中,只有化学学院的期刊参考文献数超过了图书参考文献,占本专业参考文献总量的69. 8%。以上数据表明:

(1)从整体看,在撰写毕业论文前的准备阶段——搜集资料过程中,毕业生对于图书文献的偏爱超过了其他任何类型的文献信息,而对于相关的学术性期刊这一类科学研究工作最重要情报源的利用相对偏少;

(2)毕业生全面检索信息资源,特别是网络信息资源检索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3)图书馆对于各种类型文献资源的宣传辅导等主动服务工作还需加强。另外,笔者对图书参考文献中工具书的数量作了进一步调查,发现对工具书的利用率较小。

三、参考文献语种

通过对参考文献语种的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我校本科生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利用国内外文献信息的情况、吸收文献信息的能力以及外语水平的程度。从表2可以看出,化学专业毕业论文的英文参考文献量最高,其次是物理、生物、数学学院,这说明我校化学专业的学生比较重视英语文献,具有利用英文文献的能力;物理、生物,数学学院的毕业生稍有对外文文献信息的吸收、利用意识。从表3看,我校师范本科生毕业论文中除了4%的参考文献为英文文献外,其余均为中文文献信息。外文参考文献偏少,语种单一的现象说明:

(1)我校本科毕业论文对外文文献的重视程度不够;

(2)我校本科生的外语水平有待提高,阅读外文资料、检索利用外文信息的能力有待增强;

(3)图书馆应加强外文文献信息的宣传和导读等工作。

四、参考文献年代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年代的分布情况是测评论文新颖性的标志之一。论文作者引用的文献新且具有权威性,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论文的水平和创新性。对参考文献年代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是参考文献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还反映了被参考文献的出版、传播和利用情况,是探讨文献老化情况的重要手段,据此可以确定各专业文献的阅览方式和保存年限,使文献利用率达到最佳值,如最大参考文献年限反映了文献最活跃、最有生命力的时期,可以说是文献的最佳利用时间。我校本科生各专业毕业论文引用书刊文献的年代分布如表4和表5所示。总体来看,图书的最大参考文献年限是出版后的第9—10年,占图书参考文献总量的25. 9%;最高引用区间是出版后的1—4年,占37. 9%;期刊的最大参考文献年限是文献发表后的第10年,占期刊参考文献总量的25. 7%;最高引用区间是发表后的1—4年,占期刊参考文献总量的46. 7%,各学院无明显差别。统计表明:

(1)由于毕业论文写作时间在每年的3—5月间,因此,当年出版的文献引用较少;

(2)从图书参考文献来看,数学、生物学、化学学院毕业生的论文材料相对陈旧的利用率反而高,其他专业的参考文献相对新颖;

(3)引用期刊参考文献的毕业生中多数还是能够密切关注学术界的最新动态,收集和利用最新的科研信息。

五、结果与讨论

本次统计分析,发现了我校毕业论文中参考文献的引用有积极的方面和不足的方面,其结果如下:

1·参考文献量分布均匀,专业不同,引文量显著不同,生物学院篇均参考文献7. 81;地理学院篇均参考文献6. 98;化学学院篇均参考文献5. 08; 3个院系篇均参考文献6. 67;通过这一组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校毕业生查阅文献资料比较全面,具有治学谨严的科学态度,传媒学院篇均参考文献4.。 56;数学学院篇均参考文献4. 48;物理学院篇均参考文献3. 28;计算机学院篇均参考文献3. 78; 4个院系篇均参考文献3. 88,且都是教材类的图书。通过这一组数据,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校毕业生查阅文献资料途径比较单一。从部分学科看,教材类的图书占有量远远大于期刊,学生依靠教材作为研究指导,反映了我校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研究水平起点较低。

2·参考文献类型分布不均匀,专业不同,文献类型不同,生物学院、地理学院,图书、期刊基本一致;化学学院期刊较多,图书较少;传媒、数学、物理、计算机学院图书多,期刊少。经笔者随机调查了解,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主观因素:部分学生写毕业论文时查文献资料主动性不够,态度不端正,探索某一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积极性不强,因而只查阅一两种图书或期刊,存有应付心理;客观因素:受学科、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毕业设计内容限制,像计算机专业学生所做的毕业论文,一般都是教师研究的科研课题内容,论文以设计为主,如:编程、制作网页、制作课件,这些设计以某门课程为主,利用教材就可以解决问题,至于学生解决的问题是验证性的,还是该领域的尖端问题,对此没有深入的评价。所以,部分学生失去了查阅大量文献的积极性。再则,学生大量的使用教材类的图书,是因这类图书讲解比较系统,学生容易掌握。而期刊主要刊登层次高的研究论文,学生由于学识水平有限、基础知识薄弱,不容易看懂,因此,不愿查阅期刊。从学校到院系,对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要求不高,少数学生选题后,忙于复试、找工作、最后草草写个综述、个别懒惰者,甚至抄袭他人研究成果,以达到毕业为目的。

参考文献论文引用格式篇12

1、前 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校校园网的普遍建成开通,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使得网络资源越来越被学者作为获取最新情报信息的重要来源。但是由于缺乏统一、详细的有关各种类型网络参考文献的著录标准,造成人们对于可作为网络参考文献的选择和著录随意性很大,对网络参考文献的揭示程度深浅不一、著录项目或多或少、著录格式不规范,这些给读者和编辑都带来很多不便,因此随之而来的就是有关网络信息资源作为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如何规范性问题的探讨了。

2、是否所有网络信息资源都可以用作参考文献的问题

本人认为不一定所有网络信息资源都可以用作参考文献。科学研究是一项非常严肃认真的探索活动,它所用的任何论据都必须建立在确定无疑的事实基础之上。正如印刷型的文献在被引用时,一般都要求是正式出版的书籍和公开发表的文章,未正式发表的论文及内部资料不得被引用。有些网络信息资源没有经过出版部门或权威部门的审定,其可信度难以确定。因此使用网络资源必须谨慎从事,网络信息资源能否作为参考文献,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作者引用网络信息资源作为论据和论证,那他必须引用可信度较高且经过认证的文献,也就是具有真实性和权威性,如一些著名的数据库、电子期刊上正式发表的文章、印刷型期刊或图书的电子版、政府机构网站、一些权威的学术网站、电子公告等。而且这些网络文献是能被他人获取并加以查证和利用的,因为学术的积累是一个前后相继、环环相扣的过程,如果今天研究的是以大量后人无法验证的文献为起点,就会给今后学术的正常发展制造障碍。如果网络信息只是对作者的写作提供了一些灵感或感受,则可以把电子论坛、电子邮件、个人主页等不大正规的文献作为参考文献。

3、网址著录问题

总结大全

3·1 存在的问题 毕业论文

3·1·1 著录内容的段落格式问题 思想汇报

有些人把作为文献出处的网址和其它所有的著录事项连续著录为一段,而有些人将责任者、题名等著录事项著录一段,将作为文献出处的网址另外著录一段。

3·1·2 网址组成字母大小写问题

有些人把“http:∥”著录成“HTTP:∥”或“Http:∥”,把“www”著录成“WWW”等。 思

3·1·3 构成文献出处项的内容及格式问题

有些人把网址中的“http:∥”省去,直接就写“www.……”。有些人对网址添加各种说明和前缀: (1)网址前加“URL”或“online”或“网址”等词语; (2)网址前加上中文网站名称或在网址后加上中文网站名称并用括号括起来; (3)网址前加上“见”、“参见”、“另见”等反映网络参考文献的印刷型文献源与其相应的网络出处互见关系的文字。(4)在著录网址时,使用“()”或“〈〉”或“[]”把网址括起来。

3·1·4 网址著录是用域名还是IP地址问题

有人建议著录时统一采用域名方式,因为IP地址尽管数字本身也代表着一定的含义和一定的层次,但若不是内行的话,很难获知其中的准确含义和信息,而且用域名地址能够方便用户识别和记忆。

3·2 存在问题的探讨

3·2·1 著录内容在段落格式上应统一著录成完整的一段,中间不作任何的段落断开,如不能在文献出处(即可获得网址)前断开,另起一段。

3·2·2 作为文献出处的网址著录要严格按照浏览器中地址栏所显示的网址的字母准确著录,不要随意改变大小写。

3·2·3 对于作为文献出处的网址的著录格式应为:网络传输协议:∥+主机号(即域名,有时需要指定端口号) +文档主机上的路径及文件名。不能随意减少著录网络传输协议这一部分,因为它指定了访问所需文档时使用的协议,网络传输协议有“http:∥”、“ftp:∥”、“telnet:∥”、“gopher:∥”、“wais:∥”、“file:∥”等。另外,作为网络参考文献的出处直接提供网址就行了,没有必要加前置或加上一些符号来说明表示这是网址或者用中文网站名称来对网址说明解释,因为这个位置著录的就是文献的出处,其它的文字都是多余的。

3·2·4 一般来说,对于同一网站主页的“地址”有两种,即域名地址和IP地址。其实无论是著录域名地址还是IP地址都不是问题,因为它们都是网络文献出处的标志,读者不是靠是否看得明网址所代表的含义才决定是否打开来看的。而且有些时候通过超链接或直接在浏览器的地址处输入实名进入某网站后,地址栏显示的是该网站的IP地址,那这时候又如何把这IP地址转化为域名地址呢,这确实有困难。因而即使有心想著录域名地址也没办法,只能是著录IP地址了。所以本人觉得浏览器显示的是哪个地址就用哪个,如果你同时两个都知道的话就用域名地址。

4、网络文献的发表时间、更新时间与引用时间是否有必要著录问题

有些人认为:

(1)要在网络参考文献最后著上更新频率有助于读者作出是否在网上查阅此文献的决定。

(2)对于互联网文献资源,可视作连续出版物,由于在同一站点(地址)上有内容的更新,该网页的更新时间,可以视作出版时间。静态页面可以只著录其地址,而无需著录时间,动态页面则必须著录地址和时间。

(3)网上文献时间概念是很强的,故引用日期也显得尤为重要,从引用日期就可以大致确定文献在网上还存不存在。因此网址和引用日期著录在一起,构成文献的网上来源。

(4)在网址之前,则著录文献发表日期。对于纯电子版的只著录电子版发表日期,若还有印刷型的,则著录在电子版日期之后,中间用“/”隔开。

以上这些观点都强调了网络参考文献中著录发表时间、更新时间与引用时间对于读者是否选择该资源进行查阅来说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提出疑问,如果作为文献出处的网址所指向的内容改变了,难道靠这些能找到当时那个被引用的网络文献吗?

(1)更新频率、更新时间哪里得来?它如果是动态网页的话,所著录的网址无论更新时间多短或者多长,那网址将来都不一定标志着参考文献中所引用的那个网络资源了。

(2)著录引用时间到底有着什么实际的意义。文章发表后读者根据参考文献中著录的网址是否仍能找到同样内容已经是未知数了,参考文献是否存在与它被引用的时间实在没有什么必然联系。下面是一个被强调要著录更新时间或发表时间与引用日期的举例:[1]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即使这里著录了两个不知是发表时间还是更新时间与引用时间,但是网页打不开了。但是,对于网络文献的网络发表时间如果在文献中明确反映了,我觉得是应该著录的,网络文献既然以网络作为它的载体,其有在网络产生的时间,就如印刷型文献被引用时著录其被出版的时间一样。

5、电子文献类型标识及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识的符号问题

《规范》对于参考文献类型、电子文献及其载体类型标识分类如下: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表明其载体类型。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如: [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M/CD]——光盘图书[CP/DK]——磁盘软件[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本人认为《规范》对于电子文献类型的分类分得太笼统了,如果电子文献类型结合表1中印刷型文献类型的分类,那电子文献类型就比较完善了,因为大部分印刷型的文献类型也有网络版、光盘版,我们要对它们表示区别分类,而对于声音、图像、动画等类型的网络资源的类型标识就需要制定新的文献类型标识了。

6、网络参考文献的著录问题

《规范》对网络文献著录项目的内容和格式已有说明。网络参考文献著录项目大体包括: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这些项目应尽量著录完整,确实没有的可缺省。网络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类型标识/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的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但是根据所调查的期刊论文对网络参考文献的著录情况真是五花八门,见表4: 因此,本人认为随着网络信息资源越来越被学者所利用,各界的学术期刊应加强对网络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及内容有个要求说明,逐渐推动网络参考文献著录的规范化。

本人在此就网络文献有相应的印刷型文献时应如何著录问题探讨。这时的文献的出处就有两个了,印刷型文献源著录于前,网络文献源著录于后,这样著录可以使用户在不能上网或网页已经更新时,去查相应的印刷型文献。

著录的。格式应该是: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类型标识/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识]。印刷型文献出处。电子文献出处。

参考文献论文引用格式篇13

引用什么文章可以作为参考文献,通常见诸于下列情况:

①有助于说明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的;

②提供了技术或方法的;

③作为重要数据来源的;

④与表述自己的观点有关的,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或部分同意部分有分歧,都值得把这篇文章引出供读者分析、借鉴、判断、评说;

⑤对科研工作有启示或帮助的。所以,引用参考文献一定要遵守新颖、准确、完整、规范的基本原则。因此,撰写医学论文时引用参考文献必须符合下述要求:

1、引用参考文献尽可能是最新和最主要的关键文献,除个别历史文献外,以最近3~5年以内的为好,少用旧的、次要的、年限长的或教科书中众知公用的,忌用无关的文献。引用年代较久的文献,一般是经典的或作者就某个结论与之进行学术争鸣和讨论的文献。将论文所涉及的历史渊源、技术方法、引用数据以及与作者的研究密切相关而观点相近或相反的论著列为参考文献,可为读者提供有关上述诸多内容的资料。

对于生物医学文献引用而言,普赖斯指数应在50%~70%。如果普赖斯指数高于70%,可说明本研究课题紧跟或代表了本学科当前的最高水平。普赖斯指数(Price index)是用以评价被引用参考文献时限性的重要指标,可用来评价医学论文的发表价值,其定义是一篇论文中标注最近5年内公开发表的文献数与该篇论文引用文献的总数之百分比,用公式表达为:

普赖斯指数= ×100%

从公式可见,被引用的最近5年内文献数越多,普赖斯指数就越高。实际上,它反映的是被引用文献的老化程度。

2、引用参考文献必须是已正式发表的,主要是引用正式发表的原著。未经发表或非公开发表的论文、译文、文摘,或观察资料、内部资料以及个人咨询或通讯等均不可用作参考文献,必须引用时,其作者、文题、刊名、出版年、卷次、期次、页码等可用圆括号的形式插入正文内。尚未公开发表如属某刊已通知作者将发表者,一般不可引用,特殊情况引用时可在刊名后用括号注明“待发表”或“in press”。

3、引用的文献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不要转引他人所用的文献,即不能从综述或其他论文的参考文献中直接摘取,以免徒有数量而降低有针对性文献的重要性。一般不能转引二次文献,对于未经查阅或未找到原文者,若非引用不可时应在该资料来源之前加 “引自”二字,不能径写原文献。亲自阅读对于该项研究有很明显的启发和帮助,切忌引用和著录与此项研究论文不相关的参考文献。

4、引用中医经典著作时,则不列入参考文献部分的著录,而在正文所引句末或段落末加圆括号注明出处即可。如:论文中引用的《灵枢·本藏篇》、《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伤寒论·序》等。随着中医中药的遗产的发掘及国际交流力度的加大,中医中药研究的论文也日趋剧增,作者在撰写医学论文时应正确引用和著录中医经典著作。

5、注意引用参考文献一定要少而精,要删掉可有可无、学术价值不高的参考文献。目前国内一些医学期刊对于参考文献的引用数量都明确限制,论著引用不超过10条、综述引用不超过25~30条。但是,也有人主张只要符合上述要求而必要的文献仍然可以引用,不应拘泥于严格的限制。